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早在1920年4、5月间,毛泽东就来过江苏。当时为组织一批湖南学生赴法国勤工俭学,毛泽东从北京去上海,中途游览了泰山、曲阜、徐州、南京。青年时期的毛泽东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切希望广泛了解中国社会,对于游历考察有着浓厚的兴趣。1936年,毛泽  相似文献   
42.
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是文言文阅读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观全国各地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所考查的文言文词语涉及常用的典型词语、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和词语意义理解的考查,体现了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掌握重点虚词的常用意义和用法.  相似文献   
43.
孙冶方     
经济学家孙冶方,原名薛萼果,又名孙勉之、宋亮。1908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23年在无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读书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考  相似文献   
44.
黄质夫     
乡村教育家黄质夫,名同义,字质夫。1896年3月6日出生于江苏仪征十二圩,自幼家境贫寒。1913年以第一名考入在扬州的江苏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毕业后留任该校附属小学高年级教员两年。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农科。1924年毕业后任在高邮的第五师范界首分校(省立界首乡村师范学校)主任。他从事开创性工作的界首乡师是全国首批乡村师范之一,“校誉冠全苏”,黄炎培、江向渔、袁观澜等前来考察。  相似文献   
45.
恽逸群     
新闻工作者恽逸群,原名钥勋,字长安,江苏武进县马杭上店人,1905年1月24日出生。1921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因家贫中途辍学。1923年入无锡电话公司当练习生。  相似文献   
46.
徐立刚 《视听界》2005,(6):88-88
我从1970年开始涉足广播领域,在新的挑战面前,多么渴望有一本广电人自己的刊物啊!1986年元月,独树一帜的《视听界》在人文荟萃的江苏诞生了,从此,她成了我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视听界》引领我在广电战线不断成长,我做广播新闻工作是半路出家,当记者、  相似文献   
47.
1937年底留在南京而亲眼目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美国侨民中,有些人对于美国政府姑息纵容日本侵略中国的外交政策深为不满,给予批评.这几位美国侨民在批评自己国家政府对日外交政策的言论中,回顾了错误政策自九一八事变后七年来助长日本侵略野心的历史教训,分析了不能再实施错误政策的当前形势,指出了该政策在眼下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造成的恶果、引起的舆论反应,从今后长远角度权衡利弊得失而指出抛弃错误政策的必要性,进行了道义上的批判与呼吁.  相似文献   
48.
对于哪些课程资源可以进人课堂,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要素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感受生活。而知识又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  相似文献   
49.
我在执教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组织学生讨论车夫的性格时,有一位女生说:“我觉得车夫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小说中的‘我’不必为自己的所想而惭愧。”尽管当时有许多同学哄堂大笑,但我觉得还是该给这位女生一个陈述理由的机会。这位女生认为老女人跌倒,责任在她自己,和车夫无关:课本上交待很清楚,“只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说明路上行人稀少,老女人完全可以避开车,况且是慢慢地带倒,说明车速很慢;“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戳过来”,说明老女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责任在她自己;“车夫早已让开道”,只是“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  相似文献   
50.
笔者因工作需要,每学期都要听50多节课.在听课过程中,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师课程标准的意识很强,新的教学理念已经融入到教学实践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但总觉得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训练方式上结合得还不尽完美,特别是在课堂拓展训练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