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西部地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家书屋建设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大项目,是全国新闻出版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2.
论今日之阅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阅读,就像阳光、雨露、空气,应该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图书馆应开展全民阅读,提倡快乐阅读,给人类社会提供一个永久的诗意的栖息之地.  相似文献   
123.
徐迅 《声屏世界》2011,(5):58-58
方言类电视新闻节目以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区域文化、贴近区域新闻传播的特殊性等特点,深受当地观众的喜欢。然而,方言类电视新闻在突显优势的同时,也具有其局限和不足,影响了自身的发展,需要认真思考未来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4.
国外图书馆焦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外已有文献的研究,对图书馆焦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以一般性的焦虑研究为起点,介绍了基于扎根理论的图书馆焦虑的创立过程及图书馆焦虑的表征;从研究方法上,对图书馆焦虑的研究历经最初的定性到现如今的定量研究范式阶段,已形成5个不同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图书馆焦虑量表。最后,本文对图书馆焦虑的影响因素和现有的5个图书馆焦虑研究模型进行了归类分析。  相似文献   
125.
浙台之间的旅游日益频繁,但入浙台湾游客逗留时间较短,因而要开发适宜的深度旅游产品进一步吸引台湾游客,增加其旅游体验的满意度,从而拓展深度旅游市场。本文诠释了深度旅游和饮食文化的内涵,通过浙台两地饮食文化特色比较,阐述了浙江饮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途径,设计出六项基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从饮食文化视角研究了入浙台湾游客深度旅游问题。  相似文献   
126.
周一的早晨,我刚走进办公室,高三(1)班班主任王老师就找到了我:“徐老师,快帮帮忙吧,我们班有个学生可把我愁死了!”原来,她班上有个叫小悦的女生,她曾是班级的文艺骨干,在年部也小有名气,学习成绩也不错。问题就出现在升入高三之后,学习的压力和气氛的紧张造成她很不适应,成绩下滑,光环消失,  相似文献   
127.
偷拍偷录问题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年以来,禁毒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国家禁毒委员会为此设立了禁毒专线电话。某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园地》节目播出了录音报道:“禁毒专线铃声急”,人们听到的是一些吸毒者或他们的家属与禁毒专家通电话的录音剪辑。在这样的节目里,广播发挥了独有的优势,一些写出来并不那么打动人心的事情,直接听起来却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令闻者流出热泪。但是,这些内容是在对方通话人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录音的。有人提出疑问:偷拍偷录合法吗?争论在两年前就开始了。1995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一位记者采访北京街头的兜售发票现象…  相似文献   
128.
关于暗访和偷拍的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暗访与偷拍的争论伴随隐私权的概念而生 徐: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对于新闻界的暗访与偷拍问题并不是从来都存在争议,在早期甚至是一个公认的优秀记者的行为,受到崇敬。比如说美国写作《疯人院的10天》的女记者科克伦,另外中国的新闻前辈邵飘萍也曾经十分认可这样的采访方式。对于这种采访方式的争议以至批评,更多的是从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出现的。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可以想到的一个原因是和现代科技的发展相关的,争论是伴随科技器材进入采访领域而生的,另外这是否也和尊重人权的世界潮流相关呢?  相似文献   
129.
徐迅 《新闻三昧》2003,(5):50-51
  相似文献   
130.
目前,偷拍偷录是广播电视媒体舆论监督类题材的一种重要采访方式。这种在1996年左右兴起的新闻采访手段引起了诸多的讨论和争议,这种争议在2002年形成了一个高峰。 一、怎样完整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含义? 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于2002年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