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7篇
科学研究   23篇
信息传播   19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51.
企业报的性质、地位、受众和功能;决定了它的企业味,反映企业的人和事,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在立足企业这点上,同行看法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35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353.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记者在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新闻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制约新闻从业人员群体行为的一种道德规范.江泽民同志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说:“要讲究职业道德,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新闻工作是教育人的,所以新闻工作者也应当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改革开放以来,专业报是新闻出版战线的一支生力军,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专业报以其行业特色鲜明,行业指导性强,行业信息传递密集,读者群稳定,通联网络分布广的特点,发展较快,在发行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但大多报龄不长,队伍比较年轻,编采人员思想.理论、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专业报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期,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是头等重要的大事.一、加强记者的政治思想教育,坚持政治家办报,是建设高素质专业报记者队伍的基础近几年来,新闻事业发展迅猛,记者队伍不断壮大.但是,由于记者队伍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没有抓紧同步进行.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记者受利益驱动,出现虚假报道有偿新闻等违背新闻职业道德,败坏新闻单位声誉的事,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为了维护新闻传媒的声誉,树立记者的  相似文献   
354.
报纸只有贴近读者,才会受到读者喜爱;读者多了,宣传效果就会增强,报纸也就有了生命力和战斗力.我们《汉川报》自复刊以来,在贴近读者方面作了一些探索.一、贴近读者必须首先贴近政治报纸要贴近读者,必须首先贴近政治.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搞新闻工作,必须政治家办报.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办报要讲政治.县市报的政治性具体表现为紧密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充分发挥喉舌和耳目作用,使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思路及时传输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去.有人担心,报纸的政治成份太多,会远离读者,最终失去读者.其实不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已远远今非昔比.读者看报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他们更关心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本地是怎样落实的.据《新闻参考》撰文介绍,目前群众感兴趣的十类新闻中,首条便是同自己密切相关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湖北日报》1994年读者问卷调查情况也表明,读者阅读该报的目的指向中,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占70.56%.由此可见,报纸存在的不是因为注重政治性而削弱了可读性的问题,而在于如何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切人口,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报道工作.在这方面,我们  相似文献   
355.
说报纸年轻,一点不假.这是一张1993年4月试刊,11月27日正式创刊的报纸,更是一张伴随三峡工程的兴建而诞生并为跨世纪工程的建设而呐喊的新闻媒体.说报人年轻,恰如其分.因为这是一支从总编到编辑、记者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朝气蓬勃的队伍.然而,年轻井不意味着成熟,年轻更不能代表着平庸.他们以“年轻”这一特有的优势,如一只奋飞的雏鹰,在三峡这一辉煌而瞩目的空间里尽情地翱翔,发挥着其特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6.
有偿新闻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在新闻队伍中悄然生长的“恶之花”.它裹挟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毒雾,向一定的层面蔓延、飘散,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因而引起了上上下下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图运用社会学社会控制的方法论——观念、道德、舆论、制度,从《谷城报》近几年的有效实践入手,对“禁止有偿新闻,树立行业新风”作点探讨.一、观念定位观念作为“母集”,涵盖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观念作为一种规范,除了通过主体内省,自我认识起作用这一根本性特点外,还具有无意识控制的特点.换言之,人的大量行为是由人的观念所支配的,这种支配是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有偿新闻的出现,是少数新闻工作者在市场经济“负面磁场”的作用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错位、断裂、扭曲的结果,是部分新闻工作主体借新闻工作之便,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的行为.谷城报禁止有偿新闻的实践,就是从观念入手,引导新闻工作者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定准位置,树立起正确的观念.1995年始,谷城报坚持周六学习制度,紧密结合新闻实践,系统学理论、学政治、学法规,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谷城报守土有责26条》,促使新闻工作主体快速进行观念定位.去年初,谷城报在全面、系统贯彻全国  相似文献   
357.
县市报的规范化包括诸多方面,小到字词、标点、计量单位、文言、方言、缩略语等,大到版式、风格、机构设置、管理、党性原则等等.我们认为,从报纸业务的基础方面来讲,办报首先应该规范.最难做到规范的,要算语法、逻辑修辞三个方面了.  相似文献   
358.
在世界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管理已成为一门科学.管理出人才,管理出成果,管理出效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本文拟就本报多年来在编采业务管理上的一些探索和实践,谈几点认识.《中国水运报》是我国水运行业唯一的一张全国性专业报.经过10多年的摸索,形成了一整套适合自己特点的办报管理模式和编采业务运作机制.一、加强版面管理,栏目设置贴近行业,力求体现权威性、指导性、服务性和趣味性.大家知道,报刊上的栏目,既下能一成不变,让读者看着乏味;也不能换得太勤,让人眼花缭乱,打不下烙印.因此,我们每年策划设置、调整栏目的原则是,保留有影响的传统栏目,根据编辑方针、报道计划和读者要求不断推陈出新.1995年,《中国河运报》更名为《中国水运报》.一字之改,半壁江山,使我们有了更广阔的驰骋天地.随着读者层面的不断扩大,读者层次的不断提高,我们从1995年四季度开始,研究确定了贴近行业、受读者欢迎的栏目和报纸版块设计.二版原有一个大栏目《太平斧》,持续用了好几年,但给人的直觉是出了事故以后才讲安全,故把它改为《祝你平安》,不仅给人一种亲切感,而且体现了安全工作“预防为主” 的方针.从1996年起,我们加大精神文明的  相似文献   
359.
报纸是因读者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满足不了读者需要的报纸是难以发展的,尤其在当今处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广大读者,对信息、知识的有效需求大大增加,对报纸的选择性越来越强,报纸若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很容易被竞争的洪流所淘汰.因此,把报纸办得有份量有特色,是报纸得以发展的关键《农民之友报》是省供销社于1983年为“三农”服务而创办的.十几年来,她以农民读者为上帝,在农村经济改革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农民参与市场竞争,为科技兴农奔小康当好良师益友,为繁荣农村经济建设服好务,赢得了一批忠实的农民读者,农民之友报的副刊,更为读者喜闻乐见.按农民需要立“友”字特色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农民之友报的副刊应给农民提供些什么或者说农民需要从副刊上得到什么实惠?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农民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一切与他们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新信息,获得新观念;需要对他们最关心而又迷惑不解的事情作出合理的带有政策性的解疑释惑;需要新知识;需要获得娱乐和美趣、艺术享受.而现存的单一的文艺形式的副刊已不能满足农民日益丰富的精神生活需要.于是在1996年初小报改大报中,我们大胆创新,在“友”字上做文章,把最能体现“友”字服务特色,又为广大读者喜爱的《文苑》、《生活之友》、《法庭内外》、  相似文献   
360.
通讯往往以细微的描绘、生动的形象和曲折的情节来感染读者,因此,要求它的标题不能太实,而要虚一些;不能太露,而要含蓄一些;不能太直,而要曲折一些.不宜把引人入胜的情节在标题中和盘托出,让读者一览无余.通讯的标题要做到不同凡响,标新立异,令人过目不忘,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夜心血为一题,语不惊人誓不休”说的就是编辑在制作标题时付出的艰辛劳动.根据笔者多年写稿和编稿的经验,通讯标题的制作有“三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