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与一位年轻记者下乡采访,他腰间的BP机隔一会就响,一响,便放下笔去打电话,弄得采访断断续续,被采访的村干部说:“你们太忙,我也没有什么说的了。”采访草草收场。 BP机是个神奇的玩艺儿,不管你走到那里,只要有人对你一呼,便传来一个信息。毋庸置疑,这有助于记者的采访。然而,凡一件事,有利便有弊,  相似文献   
42.
一位同行介绍经验说:“捉鱼不必都到河里去,可以到捕捞船上等,也可以到市场上买,省心省力省功夫,何乐而不为?”并说他哪篇头条是从某份材料里抠出来的,哪组深度报道是综合别的十多家报纸出来的……他发明一个词儿,叫:“网中捞鱼”。  相似文献   
43.
当前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信息量的不断放大及社会公众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便快捷。我局是百年老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航道施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继续保持"常胜将军"、"常青树"的地位,就必须及时、有效地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为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44.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课堂提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常用手段。把握好的提问技巧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间不断地处于和谐的对话状态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从传统教育到新课改的素质教育都不例外。要克服课堂教学的无效和低效,教师应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把握好提问的内容、时机、对象和反馈,提高课堂提问的效能。  相似文献   
45.
安徽水资源存在供需矛盾突出、分布严重失衡、污染严重、过度开发等安全问题,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主要是由用水需求量大幅增长、水资源污染治理力度不够、用水浪费现象严重所致。应提高节水意识,加强依法管理,建立节水型的经济发展体系,提高污水处理率,涉水事务统一规划,改进管理方法,以确保安徽水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6.
现代企业管理蕴涵着丰富的的伦理意蕴.企业管理与伦理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两者都是通过正确处理利益关系以促进现代企业发展.管理伦理充分的体现在企业管理的激励理论中,为企业提供运行的导向力,整体的凝聚力和内在的激发力.而现代企业理念蕴涵的"以人为本、诚信为本、以和为贵、以情为本"更是对企业的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可能是你,可能是他,路上不遇桥上遇,碰上谁就是谁吧。一天,我从乡下回城,公共汽车快开了,风风火火跑来一男一女。女的抱孩子在前,招手高声叫:“停、停!”回头又朝拎包的丈夫:“快、快!”身子刚进车厢,门“啪”地关上,她连忙跑到窗口伸手:“包、包!”站在车下的丈夫举包松手,女的挥手:“走、走!”我身边有个空坐位,她坐下,把孩子放在腿上,喘着气。“刚才你一路怎么都说的一个字?”我向她讨教。  相似文献   
48.
8B Unit 4的语法内容出现了so...that和such...that句型,学习这两个句型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so(such)...that句型常用来引导结果状语从句。正确使用so和such是掌握  相似文献   
49.
记者的经历     
采访一位养鸡专业户,他谈起自己的经历“别看我不到四十岁,干过的行当可不少,十八岁出中学校门,在窑场挑四年砖坯;乡里成立剧团,我敲板鼓,一敲就是七年;后来,下江南,闯浦东,卖服装跑遍大西北。”他说:“磨难也是财富、挑砖坯,使我学会吃苦耐劳;敲板鼓,养成做事有板眼;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干什么都比别人思路新,有创造性。”  相似文献   
50.
记者的经历     
采访一位养鸡专业户,他谈起自己的经历:“别看我不到40岁,干过的行当可不少,18岁出中学校门,在窑场挑4年砖坯,乡里成立剧团,我敲析鼓,一敲就是7年,后来,下江南,闯浦东,卖服装跑遍大西d匕。”他说:“磨难也是财富,挑砖坯,使我学会吃苦耐劳;敲极鼓,养成做事有折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干什么都比别人思路新,有创造性。”我把他的这些体会,整理成一篇《一个农民的市场观》,忽然想到:一个记者,是否也要有这样丰富的经历?是否也应有这笔财富?回答是肯定的。新闻虽是客观事实的记录,但无不渗透作者的判断、见阿和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