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明红 《老年教育》2002,(7):34-35
吴祖光先生的家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一套极其普通的三居室,客厅一分为二放置了两张写字台,成堆、成捆的书刊占据了其它空间,墙上挂有字画、剧照、"金唱片"等.南侧套间是吴老名副其实的书房.  相似文献   
12.
作家、美食家陆文夫记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和文学与生命同在 著名作家陆文夫先生己是74岁的人了。他健康而精神,练达又睿智。他以自己作品的真诚赢得了广大读者的敬意,对于他,思想和文学与生命同在。  相似文献   
13.
14.
明红 《兰台世界》2004,(1):32-34
求知上的共同追求费孝通1910年11月生于江苏吴江。读中学时,他立志当文人,后来又想当医生,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读了一年后,他觉得人们最痛苦的不是疾病,而是来自社会所造成的贫穷,要治病人,先得治社会。于是他改学社会学,1930年转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吴文藻教授(冰心  相似文献   
15.
王秋菊  明红 《兰台世界》2005,(7):132-133
不计生平荣辱费孝通1910年11月生于江苏吴江。读中学时,他立志当文人,后想当医生,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读了一年后,他觉得人们最痛苦的不是疾病,而是来自社会所造成的贫穷,要治病人,先得治社会。于是他改学社会学,1930年转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吴文藻教授(冰心的丈夫)。1931年日寇侵占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费孝通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积极地参加爱国运动。在一次游行示威中,费孝通受寒得了严重肺炎,住院一个多月才治好。1933年,费孝通在燕京大学毕业,获社会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又考进了清华研究院,师从史禄国教授。在体质…  相似文献   
16.
李默然大师有长者风范,豁达、正直,表里如一,为人随和。他家摆设极其简单,明亮的房间里,仅仅只有沙发、小柜、书案、电视机和几盆花草。墙上那幅《李尔王》剧照,最引人仰望大观——那高耸的额头,睿智的眼睛……  相似文献   
17.
明红 《档案天地》2007,(4):21-22,18
北宋画家张择端完成《清明上河图》后进献皇宫,宋徽宗赵培十分珍视,他用瘦金体御笔亲书了“清明上河图”五字.并钤上双龙小印(宋皇帝的闲章.用作鉴赏、收藏艺术品的钤记).徽宗成为皇宫第一个收藏此画者.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淮安市周来纪念馆研究室主任秦九凤出生于农家,自幼发奋学习,门门功课名列前茅。然而,在20世纪那个特殊的困难年代,贫困的农民家庭不能供他继续读高中、上大学,1961年,他被迫放下心爱的课本,辍学回乡了。但他并没有屈服于命运,数十载坚持自学。在他的人生档案里,当过农民,做过教师,放过电影,挑过河工,铺过马路,坐过村、乡、县、地四级机构的办公室。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农民,先是被破格录用为国家干部,后又被破格评定为副研究馆  相似文献   
19.
明红 《老年教育》2001,(3):27-28
  相似文献   
20.
杨绛纪事     
明红 《职业技术》2006,(5):20-22
杨绛先生的家在北京西城南沙沟。杨绛先生是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最令人感佩的是她的淡泊宁静,她对名利及其他身外之物的超然心绪,始终与纸笔和书本相依,活了一辈子,读了一辈子,写了一辈子。她立身处世很"特殊"──从不在任何会议上露面,杜门谢客,蜗居书斋,专心治学,过着出世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