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1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殷曙光  朱烨 《科技风》2023,(6):166-168
为了解高职院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以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为例,对该专业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职业期待过高、就业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也存在理论教学多于实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得到提高,使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行之有效,让学生能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从而帮助本专业学生更好就业,提高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2.
朱烨 《华章》2012,(26)
本文就怎样加强病案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进行全面详细地阐述,对医院在病案管理方面有很大改进.  相似文献   
43.
已在福井留学四年的我。从今年9月开始,在一家名叫龙园的餐馆打工。餐馆的规模中等,可容纳50人。平日规矩也多,服务生不能搽香水,戴首饰。每一道菜端上桌前,厨师得先品尝,如果味道不正,重新打回。我的任务是招呼客人点菜,收拾碗筷。那天,我和往常一样将碟碗收入厨房,并将残羹剩  相似文献   
44.
毕业了,骊歌又一次唱响,我们就要和母校依依惜别。毕业就像人生的车站,送完了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我们又踏上了新的旅程。把对母校的记忆放进我们心中发酵,让它们随着时间的流逝,酿成醇香的美酒,留待重逢的时刻再去品味。唱一首骊歌,各自珍重!  相似文献   
45.
朱烨 《大观周刊》2012,(1):110-110
中职学生的网络成因的基本的原因来自学校与家庭的管理不当,而社会管理的不良也成了青少年沉湎网络的外部原因。我们只有抓住这些原因而采取有效的针时措施,中职生才能正确面对网络、正确面对人生.我们的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走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6.
朱烨 《考试周刊》2012,(22):42-43
课外阅读对初中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本校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并不理想:无书可读.阅读比较盲目,书籍没有选择,缺乏有效的指导,长时间阅读的兴趣不高等因素都阻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本文从选择适当读物,提高阅读质量;指导阅读方法,力求读有所得:实施多元评价,提高阅读兴趣等三个方面简要叙述了关于课外阅读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4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2006年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稳步前进。笔者通过扫描2006年中国电视新闻在频道、内容、形式三大视域中留下的足印,试图为2007年的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引发一些启迪和思考。  相似文献   
48.
共现分析在文本知识挖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共现分析是将各种信息载体中的共现信息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是支撑知识挖掘和知识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能够体现信息的内容特征和外表特征共同构成了文本知识关联揭示和知识挖掘的基础。探索了共现分析方法在基于空间分析、时间分布和内外关联映射的文本知识挖掘中的应用。图8。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49.
朱烨 《视听界》2006,(4):59-60
网络新闻凭借其超强的时效性、内容的海量性、传播的互动性,使得先前钟爱电视新闻的观众迅速成为网络新闻的拥护者,从而引发了电视新闻与网络新闻之间的激烈竞争。今天,电视新闻面临网络新闻的严峻挑战,应该如何回应呢?“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网络新闻的兴起和发展也正是由它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所决定的。下面就对此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一、网络新闻的特点和优势从现有资料来看,1987年,一家位于美国硅谷的《圣何塞信使报》首先拥有了报纸网络版,从而开创了网络新闻传播的新纪元。中国第一份在互联网上创办的电子报刊是1995年1月创刊的《神州…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介绍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概念入手,介绍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流程、数据流程以及我国主要的几个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分析了第三支付平台的优点,最后提出了我国第三支付平台现存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