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1657篇
科学研究   173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47篇
综合类   8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0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干永福 《新闻实践》2006,(10):28-29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意愿,党和政府推进工作的手段。建立新闻舆论监督长效机制,正确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2.
从项目的签订到具体的文字加工,编辑在出版新书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编辑如何使一个项目增值呢?在英国出版业,编辑的功能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23.
杨逢彬以其近著《殷墟甲骨刻辞词类研究》一册贻余。展卷读之,感慨良多,不能不一吐为快。 杨逢彬是国学大师杨遇夫(树达)的嫡孙,生于1956年,1977年考入大学本科,后师从古文字学家夏渌和语言专家郭锡良,又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杨逢彬曾语我,“文革”停课闹革  相似文献   
24.
随着义务教育英语教材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听说技能的训练在英语教学中日益受到重视。在初中英语的学习阶段,教师的教学往往侧重于对学生听、说、读的训练,而很少对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训练。有时老师为了省时,赶进度,抓好基础知识,每单元最后一课的写作练习总是一带而过或布置为课后作业,而课后往  相似文献   
25.
李学 《教育导刊》2014,(3):33-36
减轻文化课负担,促进教育质量提高,综合运用各类手段是当前减负政策的基本取向。减负政策存在的前提不明、指向不全、配套改革进展缓慢等问题,应通过明确课业负担内涵、完善学业质量监控体系及统筹教育改革等方式或手段加以解决,以提高减负政策目标针对性和政策执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27.
在以往以至现在存在的应试教育的地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和照本宣科的现象已不适于思维日趋活跃的中学生了。要克服“应试教育”产生的弊端,必须在地理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识  相似文献   
28.
本文就高师体育教学模式问题,从调查实验入手,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身体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适合本地区高师学生体育教学的“选择制”模式,并为之进行了理论及实践的探索。  相似文献   
29.
<正>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是整理古籍研究和教学古汉语不可或缺和工具书。该书是一部汇释虚词的重要词典,它博采各家之长,折衷一是,对前贤所说纠正较多,对古书疑义又发明不少。但是该书虽属大醇而不无小疵。这里依据1984年中华书局版本,择取十则辨正于下: 一、“允,诚也,犹云‘如果’也”。引例《书·尧典篇》:“允(?)百工,庶绩咸熙”。并注:“《经传释词》并训‘允’为‘用’,失之”。  相似文献   
30.
我曾撰文论证了:社会主义劳动者提供的全部劳动,对自己来说都属必要劳动;必要劳动因社会生产过程造成的职能用途的差别,而划分为个人必要劳动和公共必要劳动。本文拟就公共必要劳动的职能作一探讨。我认为,弄清这一问题,对于处理好个人和集体、国家的关系,从而对于搞好国民经济的调整与改革,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