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人的提升与构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指向,这种价值指向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与其独具的“人学”理论,其基本内涵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按照美的规律引导与规范艺术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创造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性的人。在当代西方文论多种思潮不断产生的今天,马克思主义文论因其价值指向的深刻性而更具普遍意义。它能有效地指导当代中国的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实践,促使整体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按照科学而和谐的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在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方面所做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推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工作的对策。从转变观念、成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领导小组、建立高效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设立开放使用基金和维修基金、加强实验管理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度和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理论之后:文学理论的知识图景与知识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理论"是新世纪人文科学研究面临的一种文化语境,也是关乎文学理论与文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某种程度上决定其知识生产的路径与转向。"后理论"代表了一个思想生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的理论价值转向的到来,为文学理论知识图景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改变了文学理论的知识面貌、知识范式与理论表征,也促使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更加注重以多样化的形态面向文化政治与公共领域,更加突出反思性与思想生产的深度整和,以及在价值定向与价值选择方面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理论创新,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习近平对当代中国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设做出的原创性贡献。这一理论创新不仅只是知识谱系的转换,而是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整体建构与创造。其内涵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创立,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文艺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内在培植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创新的精神沃土与根基;以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推进文化现代化目标的实现,科学构建了一种具有中国风格和凸显现代价值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文论理论谱系,继而从根本上促进和实现了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范式转换,展现为一种思想“合力”的力量,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一种完整系统的价值引领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消费时代与文艺学研究的问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解构之后重审文艺学的本体论问题,是一个关乎中国文论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该学科研究的元命题.西方哲学对本体论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且一直成为传统哲学的主干和重要研究内容.20世纪后,西方哲学研究中虽有本体论解构现象的出现,但从解构之主张与后现代哲学的建设性意向看,人文学科领域中的本体论问题是无法抹去的.现代西方哲学中本体论研究的复兴,为重审文艺学本体论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哲学依据.当代中国文艺学价值体系的建设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文学精神是影响文学存在与发展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在根据。文学史的演变表明,文学精神大致包括理想精神、拯救精神与批判精神三种基本的价值向度,它是文学具有人文价值意向的显著标志。同文化的演变一样,文学精神也始终处在重构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分析20世纪中、西方文学精神的变化,以及可资借鉴与利用的文化价值资源,应强调文学要发展,必须努力维护和重铸一种新型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18.
继《模糊语言学》出版之后,孙连仲、高炜先生的研究课题又出现了新的拓展,这就是由对模糊语言基本理论的系统化思考,进而转向对文学艺术的特质、创造规律、审美奥秘,以及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固有传统思维方式和深层结构型态的进一步探寻。这种理论视角的转换,应当说是作者对其模糊语言学基本理论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