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俊  董爱军  杜昆 《物理之友》2022,(8):18-19+24
对2004年和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摩擦力”部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版次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及差异性,针对物理教材内容的选取与安排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转型期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疾病叙事不仅传达了作家对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型和精神危机的反思,而且存在着“性别分工”.即,在男作家笔下知识分子的身心疾病或显或隐地都与公共政治有关,象征着其启蒙和审美身份的溃败;而在女作家笔下,知识分子的疾病则往往与性别政治有关,象征着男权文化对女性的伤害和束缚,以及女性的认同困境.知识分子的疾病隐喻构成了作家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并隐含着渴望实现正义、自由、平等、幸福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答     
问:商代何以称商?答:关于商代名称的来历,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着比较明确的记载.然而,前不久曾有一种说法:商代之所以称商,是根据商品之"商"来取名的(见《商品自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版,第26页).对于这种说法,我认为很有提出商榷之必要.商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商朝之所以称"商",系来源于商族之商.那么,商族之"商"又来源于什么呢?我认为:商族之"商"来源于商族之始祖居住的地名.这就是说,"商"这一名称先由地名成为部族名,进而成为国名.理由大体如下:其一,早在商汤灭夏之前,商部落就居住在黄河下游商地.《史记·殷本纪》中曾记载:"殷契,……封于商."可见,"商"是指地名而言.而这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与科学本质的联系较为紧密,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本质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创作后期文风转向哲理思辨。《看虹录》是他继续进行文体探索的重要作品,运用了意识流、音乐结构、意象的建立与颠覆等叙事技巧,丰富了意识流小说的表现形式。美和爱与死为邻、追求人性的谐和,是它蕴含的双重主题。  相似文献   
16.
档案馆现行文件服务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昆 《北京档案》2004,(10):30-31,33
近几年,全国各地档案馆的现行文件服务在促进政务公开、解决公众疑难、推动档案馆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然而2004年3月17日<重庆晚报>刊登的<"红头文件"开放门庭冷落>一文,报道了记者到重庆市各区县档案馆采访现行文件开放的经历,客观地反映出目前相当部分档案馆开展现行文件公开服务的尴尬局面.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从档案馆方面看来,不免感到些许无奈和困惑;但从全社会看来,其折射出我国公民获取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更加广泛,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逐步加大,"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日益渗透于政府机构的工作理念中,我国公民的知情权和参政议政的权利日益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7.
电子签名技术的应用对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对长久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电子签名对电子文件真实性的影响,并在管理、法律、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我国档案事业与社会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明确提出了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全同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则进一步明确了档案信息化的内容和进程,自此,档案界掀起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热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处于动态发展的进程之中,尚无现成的模式可供参考与借鉴,从而在探索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行为的偏差和巨大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是从软件方面探讨机房的科学管理维护,包括安装软件、病毒防范、充分利用多媒体机房的各项功能、无纸化考试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关于如何塑造河南人新形象,目前学界比较重视的是通过经济发展、舆论宣传和提升中原儿女的综合素质来进行正面形象的传播和树立,却忽视了官方和民间力量直接为河南人形象正名的负作用,低估了文学豫军对树立河南人形象的独特作用。而创造出性格丰满、灵魂高尚的人物形象正是文学豫军的创作瓶颈。文学豫军需要塑造出大写的河南人形象,使文学资源有效地转化成社会资源,才能肩负起作家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