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2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十一、振采 [原文]明珠非白,精金非黄。美人当前,灿若朝阳。虽抱仙骨,亦由严妆。匪沐何洁?非熏何香?西施蓬发,终竞不臧。若非华羽,曷别凤凰? [译文]夜明珠并非都是白的,高质量的金子并非都是黄的。美人在前,灿烂如同朝阳。虽然她有神仙般的姿质,也要端整妆束才能显出丰采。不洗浴怎么能洁白?不用香薰哪来的香味:美女西施如果蓬首垢面,也终究不能让人叫好。要不是有华丽的羽毛,你怎么把凤凰和凡鸟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2.
古人用兵,有“十面埋伏”之法。古人写文章亦有此法。《汉书·韩信传》的开篇及中篇,用的就是此法。为便于分析起见,先把此传开篇原文抄录数段如下:“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能推择(被推举)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  相似文献   
13.
杨子才 《军事记者》2005,(5):56-56,59
谈到文章中怎样写人,我先举几个文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一) 文章以情动人。那么,文章怎样才能以情动人?这里有哪些一般性的规律和不可忽略的要素?要得出答案,抽象谈论不如解剖实例。为此,我们不妨先品味清代顾贞观的词《金缕曲》二首,然后再作些分析。 第一首:“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于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58年2月调到解放军报工作,至1998年夏离休,历时40年。40年来,每次边境军情紧急,或国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记者都随部队紧急出动。而顽强拚搏,乃是完成此类任务的首要条件。这里,仅谈三点感受:冲得上。1960年春,台湾国民党军队图谋反攻大陆,我奉命赶赴闽粤边境采访。天一亮到了广州汽车站,车票全部售完,只有一辆运生猪的返程车,同意售一张无座位的站票给我。容不得多想,我便买了站票,经过14小时,运行450多公里,于当夜到了  相似文献   
16.
十年前去开封,于翰园碑林,得见穆青同志题写的书碑: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北马秋风大散关。……书法风骨铮铮,气度不凡。自见过这书碑之后,再读穆青同志的人物通讯(特别是收入《十个共产党员》一书的诸篇),我便每每想起那些隽永的诗句。这种联想何以产  相似文献   
17.
这是作者1987年底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虽然时间离现在已有5年了,但至今读来,仍有兴味,特别是对我们当前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颇有启发。为了保持原信的内容,我们现将全文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新闻代表团访日期间,按照日本新闻协会的安排,我们访问了九州《熊本日日新闻》。去之前,日本新闻协会的木原正博先生就向我们介绍说,在日本,《熊本日日新闻》以颇具地方特色而受到报业同仁的称许。百闻不如一见。实地访问使我们感到,确有值得称许之处。“突出熊本意识”报社负责编务的常务董事森茂先生告诉我们,他们的报纸所以能办出地方特色,是因为宗旨明确,报纸要“为发展本地的经济、文化事业,使本地人在经  相似文献   
19.
1987年5月,中国新闻代表团访日期间,访问了日本经济新闻社。主人热情接待代表团,并详尽回答了我们的提问。据主人介绍,《日本经济新闻》“是目前超过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世界最大的经济报”;日本经济新闻社正在向“世界性的经济综合情报机构”的目标前进。目前,该社有工作人员4000人,拥有资本12亿日元,年总收入达1250亿日元。它经营的报纸,在日本“是政界、财界、官方的首脑人物和实业家们必读的报纸”,是“现在日本最有影响的专业报纸”。  相似文献   
20.
这里向大家推荐杨子才同志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杨子才同志是解放军报记者,几年来不论在思想上、作风上,还是工作上,都表现得很好,曾连续三年被评为解放军报社的先进工作者,是解放军报记者的标兵。新闻工作者怎样实现革命化,怎样才能够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同题。杨子才同志的经验能够给我们不少启发,其中最主要之点,就是他带着怎样当好无产阶级新闻战线上的“突击队”员,怎样当好一名军报记者的明确目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他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改造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坚定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而不断地提高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他在学习毛主席著作当中,坚持“用字当头”,肯于在“用”字上下苦功夫,把学习同改造思想、提高业务水平紧密结合起来,学一点,用一点,勤学苦练,反复实践。杨子才同志的经验再一次生动地说明: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是新闻工作者革命化的必由之路。当然,杨子才同志的这个经验,还只是这一段时期的初步总结,但是我们认为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他的发展道路,对广大新闻工作同志说来,是有着普遍的实际意义的。目前大家都正在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经验越来越丰富。我们希望大家也都象杨子才同志这样,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点滴地积累这些经验。我们愿意提供足够的篇幅来交流同志们的心得,以便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