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2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人物传记生命力的强弱,与所选取的事例是否典型,即是否精妙、允当、合用关系极大.司马迁的一些人物传记流传千载,不断被后人改编成戏剧上演,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选用的许多事例一以当十,十分典型,恰当地反映了历史人物的真面目.即使在今天,你用挑剔的眼光去观察,这类事例也是不可轻易更替的.下面,我们不妨简略分析一下司马迁使事例做到精妙、允当、合用,是按照一些什么要求去选取的.  相似文献   
92.
《杂文报》3月7日《都市十八怪补遗》一文,其中提到如下四怪:“新华书店无书卖;饭店舞厅一排排;染起头发充老外;性病广告处处在。”俗谚民谣,难免语涉夸张,但它却道出了一种世相:随着社会日渐富裕,有的人腰包鼓了,却”富不思文而思邪”。这方面的事例屡见不鲜,报刊不时披露。 富不思文并非20世纪90年代所独有,它是古  相似文献   
93.
去年高考语文试卷解释词语的题中有一个词语是解释“阿Q”。原文中的一节是这样的: 在那时,也有这样的青年,听他的议论,头头是道,看他的行事,世故深通,一则曰:“这是应付环境”,再则曰:“为了生活,不得不然”,真人面前说假话,放一个屁也要“解释”出一番道理来。你说他是“罗亭”么?他没  相似文献   
94.
陈庚午在《毛泽东和“二十四史”》一文中说:毛泽东同志生前酷爱读史,倡导史学,而且以身示范,通读了“二十四史”……60年代初,有一次他在读《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四十九)姚崇传的时候,看到姚崇向皇帝阐述的关于怎样治国的一段话。“毛主席对姚崇的主张非常赞赏,誉为十条政治纲领,他认为这十条政治纲领,简单明了,古今少见。这十  相似文献   
95.
要使报纸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关键在于把思想、知识、趣味诸因素统一起来。报纸上一些文章所以枯燥无味,无吸引力,或面目可憎,其原因就在上述诸因素没有统一或统一得不好。讲思想性,就常常板着面孔讲空洞的大道理,甚至张口训人,而不是把读者放在平等的地位,同他娓娓谈心。讲知识性,就满纸生僻的名词术语,晦涩难懂,使人看不下去。讲趣味性,有时又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写一些庸俗甚至色情、荒诞的东西,使人不堪入目。要纠正这些缺点,就要从提高编采人员的基本素质入手,从每篇文章抓起,力争把思想、感情、文采、知识、趣味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南北朝时代的文学评论家刘勰曾经说过,写文章一定要做到“情深而不诡,风清而不  相似文献   
96.
报贩看大样不宜提倡据报载,时下有的报纸在付印之前,报贩子常要看大样,要更换内容、照片或改变标题。有人称赞这样做能从中“了解市场需要”;“是对市场报道的浸润”;是为了“在宣传规律、新闻规律、市场规律三者之间……寻找一个结合点”。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至...  相似文献   
97.
1993年春节前夕,在首都200多家新闻出版单位的负责人为庆祝《新闻出版报》创刊五周年而欣然集会之时,我与老熟人、这家“报中之报”的副总编辑张芬之同志交谈,话题除了他们创刊五年来的艰辛、收获和喜悦之外,也谈到了他个人持续不懈的笔耕。  相似文献   
98.
这是作者1987年底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虽然时间离现在已有5年了,但至今读来,仍有兴味,特别是对我们当前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颇有启发。为了保持原信的内容,我们现将全文转发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9.
8,虚设靶子引文: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孔)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后汉书·孔融列传》) 简析:这段文字是孔融对曹操的批评。袁绍与曹操本来结盟反对董卓;董卓败亡,两人分据大河南北,兵戎相见。曹操打败袁绍,进占邺城,俘虏了袁氏父子的妻小,曹操的儿子曹丕见袁熙(袁绍之子)的妻子甄氏天姿国色,大为动心,便在曹操的赞同下取以为妻。孔融对此不以为然,便写信批评。他不直说其事,却虚设靶子,杜撰历史故事,说当年周武王灭殷,杀了纣王,又  相似文献   
100.
前些时我曾写过一篇文章,主张把通讯写短,并提出人物通讯最好只写其生平的一个最具特色的事例,所举的例证是《史记》中的曹沫传。但有的同志说,《史记》里那样写可以,报纸上那样写不行,只写一个事例太干瘪,撑不起来。我仍然坚持人物通汛“只写一例或数例”的主张,反对写一串或一堆事例,因为不如此人物通讯就短不下来,长风就刹不住。认为写一个事例“太干瘪,撑不起来”的看法,是不能成立的。空言无力,还是举正拿在手边翻阅的《旧唐书》中的《白孝德传》全文为例。白孝德,安西胡人也,骁悍有胆力。乾元中,事李光弼为偏裨。史思明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率铁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