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现象与阐释     
近期来对以《天龙八部》为代表的武侠小说入选高中语文读本一事,一般的论者都认为是应该大力推行的。因为他们认为武侠小说入选高中语文读本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有助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侠义精神。但笔者认为不应该简单地肯定其顺应潮流,因此本文从英雄崇拜,先进文化,法制意识等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将此问题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22.
我爱三月三     
我爱三月三。青的草,嫩绿的柳枝,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喜鹊枝头叫,燕子叼着泥巴飞回来了;花公鸡仰着脖子“哦哦哦”地高声唱,母鸡们下蛋忙。  相似文献   
23.
朱熹是理学家,又是学家,学,他提出以《诗》言《诗》,而废弃以《序》言《诗》,这是《诗经》学上的重要里程碑和转折点,是学的超越。但朱熹《诗》学又带有明显的理学色彩,有其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4.
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知识量庞大,对记忆的要求较高.怎样立足于课堂,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是当前历史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四步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方法实施的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25.
新课标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其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应用"转化教学法",将高中历史学科每一专题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地转化为易于被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点,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26.
文章从本馆应用 ILAS的过程与实践 ,就其 ILAS 存在的安全隐患作出分析 ,特别是严重的口令安全问题 ,并对现阶段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单点常导电磁悬浮系统的系统结构和控制算法,该文设计一套小型实验装置。针对现有悬浮斩波器输出的电流纹波较大和悬浮损耗较高等问题,使用第三代功率半导体SiC MOSFET优化悬浮斩波器,实现高开关频率和低开关损耗。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iC MOSFET的悬浮斩波器可有效降低电流纹波并减小功率损耗。单点常导电磁悬浮实验涉及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多门学科,该装置可作为自动控制原理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装置,帮助本科生深入课程内容和提升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构建方便、舒适的治疗环境,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构建乡村智慧诊所系统.方法: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设计乡村智慧诊所系统,并对患者状态及诊所环境的实时监测.结果: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处理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工作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对改善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基于离差平方和的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使环境测量与控制更精准,为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结论:为乡村诊所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9.
我国国债信用风险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星  郭彩琴 《预测》2004,23(2):14-17
对国债信用风险的研究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它将唤醒人们对潜在的国家信用风险的重视。本文应用KMV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利用我国1981~2002年国债债务的相关数据,对国债的信用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作为金边债券的国债是存在信用风险的,该风险与债务的发行规模息息相关,在中央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国债的信用风险将随着发债规模的扩张而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30.
我们都知道,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以下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复杂的软件之一,是计算机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全面认识它,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它,充分有效地发挥其功能,从而最终达到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目的.而认识一事物,当从不同的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地进行观察和分析时,会产生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样,认识和研究OS,我们抓住它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时,也会形成不同的观点.目前,研究OS一般有以下几种比较成熟的观点:资源管理观点、抽象机层次观点、进程观点和用户观点,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分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