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0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每当有人羡慕我说:风吹不到,雨淋不着,每年有两个假期,平时动动嘴就是工作时,我真的只能报以苦笑。与其他中学教师交谈起来,更是颇有同感,许多30多岁的教师非常羡慕50多岁的教师,在这些教师看来,年轻已不是什么优势,他们更羡慕的是50多岁的教师马上就可以退休了。可以不再有这么多的压力了,精神上特别放松,可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22.
复发性单纯疱疹,临床常见,患者多为成人。病理损害多发生在口唇、口周等部位。易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对于本病治疗,西医药仅能减轻症状,抑制病毒扩散,但较准控制复发。笔者用中医药治愈此病5例,至今尚未复发,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21岁,1996年元月25日诊。自诉:3年前因感冒发热(40℃)后引起口角旁有灼痒感,随即出现红斑和小水疱,破后糜烂。几天后干燥结痂。曾经西医诊断为口角疱疹,用疮疹净软膏外涂并口服甲硝唑、病毒灵,但效  相似文献   
123.
人才的的培养、分配和使用三者是密切联系的。毕业生分配工作,是介于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的中间环节。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分配的制度,结束了旧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状况。这一制度是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大致经过了四个时期。一、新中国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3年):建国伊始,百废待兴,人才奇缺。鉴于当时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比较简单,毕业生数量少,学校实行了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办法。具体做  相似文献   
124.
杨立新 《教育文汇》2006,(12):39-39
作文课上,我很少直接对学生说今天要写什么。有一次作文课,我故作神秘地说:“我们来进行一个创造力的测试。”其实这个测试源于不久前《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章的启发。那篇文章写的是,给你一个废弃的铁罐,你能想出它可以作哪些用  相似文献   
125.
每个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和尚未分割共有财产时,都不能处分共有财产或转让自己的权利。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这一原则对尊重契约、鼓励合法交易的市场要求必然产生阻碍,不利于市场的发展。现实社会中,因共有房屋转让引发的纠纷比较突出,因而对转让共有房屋的效力进行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6.
分析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7.
杨立新 《中国科技信息》2007,(17):269-270,272
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心理进行分析,总结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述了“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为高校处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提供了最新的指导原则。古代思想家论述过“以德治国”思想,而新时期则是要将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结合。坚持“以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十七大报告为高校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前进的方向。本文就高校管理实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问题,提供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9.
本文通过从解线性方程组的实际出发给出了求红性方程组的解向量另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0.
隐性采访的合法性及其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关于隐性采访的合法性问题 隐性采访,在新闻界通用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我们姑且用这种概念的界定为基础,来研究隐性采访的合法性问题。 可以肯定地说,在我国目前的国家立法中,对于隐性采访是没有成文规定的。在现实中,新闻媒体对于一些通过正常采访无法得到的新闻素材,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满足了广大民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受到各界的欢迎。当然,用这种方法采制的新闻公开发表后,有时也会引起纠纷。因此,在法律上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