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专业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彼此间的割裂已成为影响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专业教学的结合,这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彰显其导向性、主体性、和谐性、辐射性,实现其价值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2.
信息题近年来一直活跃在高考及各类考试中。当我们一接触到这类试题时,一定会觉得新颖别致,赏心悦目,美不胜收。这是因为这些试题进行了科学与艺术的包装,是包装美与知识美的结晶。这种包装不仅加大了信息量,而且促使学生用化学的视角来观察一些科技最新成果,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通过解题,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和运用能力都可大大提高。一、报导的新闻包装例1: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05分,美国总统布什通过电视宣布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哥伦比亚号失踪,没有幸存者。”有专家认为,造成美国“哥伦比亚”号…  相似文献   
53.
沈霞 《华章》2007,(1):119-119
新课程标准为历史教学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层次的目标,这并非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刻板地、孤立地理解和套用这些目标.因为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形成让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富有情感、善于分析并积极投身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环境.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本文试作一个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4.
任务型教学法是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体,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先进教学模式。运用网络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挥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意义入手,以笔者实际授课为案例,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相似文献   
55.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必然引起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相应变化。传统的评课制度由于其存在的一些弊端亟需走出困境。一节原生态的高中历史课堂观察课,对历史教育工作者实现传统评课制度的突破,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6.
佤族风情     
沈霞客 《寻根》2015,(1):64-67
自远古起,佤族就世居于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处怒山南段,因山高雾障,少平坝,称阿佤山区。笔者前不久走进云南临沧佤乡进行了采访。佤山有那么多高大的树木,可不知道为什么佤乡人就没有盖起高大的木楼和木屋,佤乡的村庄,全是金黄的茅草屋。屋顶或圆圆的,像朵美丽的蘑菇云;或呈人字形,拖着燕子的  相似文献   
57.
如今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每一个细微方面,因此,让技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应用,已成为技校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而如何切实有效地做好这一工作,是每一个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亟待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技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探讨,谈几点粗浅的看法。目前技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计算机知识的快速更新与教学设备的陈旧落后之间的矛盾。从1946年世界上诞生第一台计算机至今,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以电子管为核心元件到目前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五个阶段,其科技发展的迅猛速度是其他领域所无法…  相似文献   
58.
新化学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9.
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的规则和模式,并因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为了成功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交际者应该了解并尽量遵循相关会话原则,善于采用策略性的方式或技巧。  相似文献   
60.
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点,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6年来,我国高中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育资源配置日益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明显提高。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逐步推进,随着适龄人口就学高峰的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