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Oxford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本文以问卷词查形式,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720名高职生(其中有效问卷672份)进行了英语学习策略现状的调查,并用SPSS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职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频率一般,属"有时使用"程度;高职生与本科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有较大的共性;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除在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外,在使用其它学习策略上均无统计意义.  相似文献   
22.
本期刊出温志、刘恺、陈建珍等三位全国五年制高职《英语教程》第一册教材编写人员的文章。从教材的特点 ,课内外教学活动的实践 ,以及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阶段的听说训练等多个侧面述说达到高职英语基本要求的作法。相信对广大高职英语教师 ,甚至中专英语教师会有启发 ,编辑部热诚欢迎广大英语教师认真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 ,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23.
企业的核心人员往往掌握着企业内部大部分的隐性知识,而这些人员的流动往往会致使企业原有的业务难以进行并且可能在原有行业中丧失竞争力。本文先从隐性知识的分类出发,然后通过分析隐性知识转化模型提出基于核心人员流动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并分析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最后提出此类隐性知识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24.
魏若或 《科教文汇》2009,(23):70-70,78
高校勤工助学不仅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更承载着育人的重要功能。本文对高校勘工助学育人功能作出简要分析与论述,并就当前如何进一步发挥高校勘工助学育人功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5.
论培养自主学习者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主学习理论为依据,通过英语写作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在英语写作课堂上适用的以培养自主学习者为目的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手段,并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6.
27.
28.
29.
温志用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67-168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超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相应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主动参与是数学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动因。一“、看”的机会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但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且是一种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的认知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针对教材适当地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阅读时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出富有逻辑性、启发性的阅读思考题和导学提纲。在阅读教材的同时还应要求学生积极参与:①对概念、性质、公式、动笔圈点标画;②对实验动手操作;③对习题动笔演练。这样既可以帮助理解,掌握所阅读知识,又可以改变学生单纯性的“你讲我听,你写我抄,你考我背”的机械性记忆学习方式,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二“、想”的机会思考是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语言信息的识别与加工。爱因斯坦认为“发展独立思考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这充分表明了思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在新课的引入,对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提出问题后,不要马上进行讲解,要让...  相似文献   
30.
根据学校文化的实质,一般可以作这样的表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师生文化素质及审美情操为目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定价值、信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从广义上讲,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一种亚文化。从狭义上讲,学校文化包括学校校规,校训,校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态度和人格;学生的学习态度,学术追求等方面。学校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师生员工的归属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学校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管理理论,是组织文化理论与学校组织特点结合而成的新的学校管理理论,是高层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