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上小学的孙女来看我,穿了身校服,松松垮垮,样式色彩一般,没有一点精神劲儿,使原本漂亮的小人儿显得缺乏生气,萎靡不振,看得我好堵心。 鲁迅在《上海的儿童》一文(此文与《上海的少女》写于同一日)中,怀着大悲哀,更发出了与“救救孩子”同样令人震颤的呐喊:“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他在揭示旧式教育“任其跋扈”和“终日给(孩子)以冷遇或呵斥,甚而至于打扑”的种种愚昧的同时,还特别指出了“衣裤郎当”(郎当,即邋遢,不合体,不合身份)对儿童精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爱因斯坦说过,得到优厚天赋的人是很多的,但他们多数过的是淡泊的、不引人注目的生活。要在这些人中间挑出几个,加以无止境的赞颂,是不公正的,甚至是低级趣味的。但有一点也令人感到欣慰:在这个被大家斥为物欲主义的时代,居然还把那些一生目标完全放在知识和道德领域中的人看作英雄,这该是一个可喜的迹象。这证明,大多数人把知识和正义看得比财产和权力更高。陈景润教授去世后,我忽然想起了上面的这段话。这是相对论之父在受到“无止境的赞颂”时发出的感慨。我以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同时也是一位悟彻世情的哲人。他是那么谦逊,完全把自…  相似文献   
33.
地球是一次性的。“地球末日”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那日子距今太遥远 ,人们还顾不上管它将来的死活。时间是一次性的。比如对于一个人来说 ,过一天就少了一天 ,所谓前世来生“轮回”的概念 ,不过是宗教安慰战战兢兢的生命的一种把戏。这些硬性的“一次性”具有一往无前的特征 ,什么力量都不能抗拒它 ,改变它。这就是规律。我所反对的 ,是人为的“一次性”。比如 ,一次性筷子。我们用了几千年筷子。在我们祖先那儿 ,每双筷子都要使用成千上万次。他们还营造了“筷子文化” ,传为美谈。我们现在摩登了 ,要反其道而行之了 ,使用起什么一次性筷子…  相似文献   
34.
少啰嗦     
王乾荣 《传媒》2003,(9):37-37
我当过几年小编辑,看过一些来稿。我最讨厌稿件中下面的这些词。开始 例:饭后,他开始学习。 批判:学习这行为本身就包括了“开始”,所以说“饭后他便学习”就行了。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开始——早上,咱们“开始”醒来,“开始”穿衣,“开始”洗脸,“开始”刷牙,“开始”吃早点,“开始”上路,“开始”到班,然后才“开始”工作……天哪,这“开始”还有完吗?好不容易挨过白天的种种“开始”,晚上十一点了,让咱们“开始”入眠,再“开始”做梦吧。然而即使美梦中的逍遥,咱们仍然躲不开“开始”——逍遥,也得有个头啊。  相似文献   
35.
王乾荣 《今传媒》2003,(5):64-65
据说,非典时期,也是幽默流行时期,表现了人的乐观精神。幽默能带给人宽慰、轻松和会心的笑。这些天,报纸搜集并发表了不少“非典幽默”,而我对于其中的一些,却只有尴尬的笑。 先看这一条“非典问答:传播途径——飞吻与点钞;如何彻底预  相似文献   
36.
艾滋病随想     
王乾荣 《传媒》2003,(1):15-16
1.据联合国最新报告,全球目前已有4200万人成为艾滋病毒携带者,而预计到2002年年底,将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另有500万人将感染上艾滋病毒。我国已进入艾滋病病毒流行边缘,各种高危人群规模较大,流行形势趋于恶化。  相似文献   
37.
附加身分     
据报道,浙江一家法院审理了一桩强奸案,断给受害者一定精神抚慰金,而如此断的理由中包括了受害者是处女、是知识分子、漂亮这样一些因素。 俄罗斯一架飞机失事,机上几十个孩子全部遇难。报道这个事件的我国一家报纸把它说成“俄52名权贵子弟丧生空难”。  相似文献   
38.
何谓时髦?时髦是一种社会模仿。上网,如今按说已经很普遍了,然而这仍然是一种时髦。 当一种社会浪潮袭来,大多数人尚处于懵懂或观潮状态之时,得风气之先而敢于弄潮者,便是赶上了时髦。 时髦并不光是社会模仿,它更是一种社会竞赛。时髦反映着时代精神,即使一时的落伍者,也会受时髦潮流冲击而奋起直追,这才有了时髦的不断花样翻新。如今的上网热,不正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39.
一家报纸,近日刊一文《“狗日的编辑”》,是评介一本名为《狗日的工作》的书的。作者说:“(该书)编辑将其‘狗日的工作’做得不错。为了表示感谢,笔者这里也愿亲切地说上一句:‘狗日的编辑!”’文章开头在提到“许多人可能都会记得那篇很有影响的小说——《狗日的粮食》”时写道:“像‘狗日的’这种粗俗的语言竟然如此,简洁、生动地表达出让人几乎无法再用任何更高雅的的语言来更贴切地描述的情感。人们对于自己一天也离不开的粮食的那种又恨又爱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一句狗日的,可谓表达得淋漓尽致。”那小说的题目是否“贴切”,…  相似文献   
40.
王乾荣 《传媒》2003,(5):14-15
我本来不想写关于煤矿爆炸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因为咱们的领导、群众、幸存者、遇难者家属,尤其是喜欢在媒体上发言的时评家,甚至包括事故责任人,似乎把该说的,都说完了。我读了几则痛斥导致煤矿爆炸者的时评,看到了义愤,也看到作者呼喊要加强制度建设、惩治腐败、追究责任云云,很正确,却都是老生常谈。同样的话,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不厌其烦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