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教育   38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全面把握了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系统地为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正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旨归。同时,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方针上不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与时代化的特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相似文献   
32.
3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国广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尽力献策.  相似文献   
34.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践行群众路线,是基于对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这两大主体性力量的辩证认知。作为意识形态先导者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立足群众并发挥这一主体的实践力量,主流意识形态才有震撼力和生命力。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坚持群众路线,需要积极应对当前存在的主体性挑战、竞争性挑战、网络化挑战、内在性挑战等困境,在主体塑造、阵地建设、理论创新等方面综合发力,将意识形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功能发挥和提升到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35.
毕业生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即将走向社会,面临升学、就业等多种选择,思想、情绪都容易发生波动,需要重点关注。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和方法,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毕业生全面成长成才,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以B-B市场中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对顾客参与组成维度进行明确划分的基础上,构建了顾客参与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机制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信息提供、共同开发对信息共享和技术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显著;顾客创新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显著;信息共享对技术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显著;信息共享在信息提供(共同开发)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完全(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信息共享在顾客创新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37.
38.
本文对柴达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出正面效应是:地下淡水资源开发利用促进了经济发展;浅层地下淡水的开采加快了水循环,提高了地下水资源利用率;浅层地下水的开采促进了盐碱地土壤改良;浅层地下水的开采提高了浅层地下水调蓄能力;浅层地下水的开采保证了农业生产用水安全;地下水开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液体矿水的开采为盐化工业提供了大量原矿资源。其负面效应是:地下水污染;咸水入侵;水质咸化;盐湖区液体矿产资源超采形成区域降落漏斗。  相似文献   
3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先进文化建设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这种内在联系决定了:在现阶段,建设先进文化的关键就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推动文化价值观念创新,实现先进文化发展质的飞跃,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先进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先进文化建...  相似文献   
40.
柴达木盆的形成过程,是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柴达木盆地地区地壳的演化过程,从较长尺度对柴达木盆地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柴达木盆地经过前第四纪数次构造变动后,祁连山和昆仑山隆起抬升使盆地与共和盆地隔绝,封闭了盆地东部及西南部,其时惟有盆地西北部与塔里木相连,成为柴达木—塔里木古淡水湖;柴达木盆地的雏形始于始新世晚期的阿尔金左行走滑断裂,由于阿尔金山在晚更新世初期或中更新世末期隆升,使得阿尔金山不断崛起,至晚更新世初期或中更新世末期距今0.15~0.16MaB.P.之间,使柴达木盆地与塔里木分野,成为封闭的古湖盆,盆地现代大陆水圈也逐步形成,柴达木盆地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