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8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在数字化时代实现涅,涉及到转变思维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进运营模式、构建节目品牌等各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电视媒体的转型进行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22.
从跑马占地的粗放式竞争,到战略制胜的集约化运营,经历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之后,省级卫视逐步出现两极分化,其中本土资源全国化的集约型频道愈显强势传播价值。考察省级卫视定位竞争形势,可以看出,从“圈地运动”到资源制胜成为省级卫星频道的生存路径和变革逻辑。独木桥:专业化之争省级卫视的上星,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是技术上(或说战术上)的革命;近几年来,省级卫视的定位,则可以看作是战略上的革命。“未来电视台的竞争首先是频道与频道的竞争,竞争是以频道为单位进行的,而随着频道品牌化的形成,电视观众和广告主将越来越关注整体频道,而不是…  相似文献   
23.
王炎龙 《新闻界》2008,(1):29-32
中国近代报刊话语言述方式由文言文转向白话文,是近代中国纸质传媒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过渡的表现,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其演变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传播理念的转变、印刷技术的革新和文化观念的突破,是推动中国近代报刊白话文化大众化趋势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24.
王炎龙  邓倩 《新闻界》2008,(4):33-36
本文以手机短信群发这一新兴传播形式为出发点,分别从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角度,解读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特点,展现群发短信传播方式对手机媒介传续传播方式的突破。同时,指出手机短信群发的传播形式中存在的问题,为手机媒介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
王炎龙  邓倩 《新闻界》2008,(3):29-33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是提升我国全民网络素养的关键。本报告通过对中学生接触网络媒介、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调查,展现未成年人的网络媒介接触和网络语言使用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从而透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现状,并探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26.
博客语言暴力及其治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客作为网络虚拟的个人空间,却发挥了公共信息传播的重要功能.然而,由博客语言暴力引发的侵权事例日趋盛行,致使博客逐步"变味",一个自由平等、文明开放的网络空间遭受污染.  相似文献   
27.
出版产业政策体现政府对出版业的主体构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版产业政策有很大变化.该研究通过对出版产业政策“入世”前后的演变进行分析,从出版产业政策的演变轨迹和演变逻辑两方面着手梳理.“入世”前,出版产业政策针对国内出版经历了架构格局和改制调整两个阶段;“入世”后,出版产业为与国际社会接轨,政策向完善出版法制法规、建设发行集团、与境外出版发行机构合作等方面倾斜,经过了规制出版、优化质量、融合技术三个阶段.伴随演变轨迹的逐步深入,产业逻辑、市场逻辑、规制逻辑贯穿出版产业政策发展的始终.  相似文献   
28.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公益性出版的改制依然停留在事业单位办出版的层面。要想对公益性出版进行彻底的改制,就必须对其外部管理机制和内部组织模式进行改革,重构中国公益性出版机构非营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9.
网络语言传播与规制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炎龙 《新闻界》2007,(6):29-32
网络传播的拟态环境中,网络语言作为一个特殊的语言变种,已经成为虚拟社区中的交流工具,研究网络语言的传播路径和引导策略,使其成为网络文化传播的有效渠道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相似文献   
30.
王炎龙 《新闻界》2007,(4):86-87,90
公益传播的逐步兴起,推动了电视与企业在公益领域的传播联姻。拓展原有的公益传播方式,调整媒体与企业公益传播的失衡状态,是电视媒体应有的传播思维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