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会计作为高职教育中比较常见的专业,近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用人单位在人才使用过程中满意度并不高。本文通过对学校相关负责人、教师、学生与用人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找出症结所在,主要是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单一、教师职能与师资队伍的薄弱、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不足以及学生自身就业心态期望值过高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临床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骶髂关节多排螺旋CT扫描,根据图像征象进行分级,并与临床分期对照.结果:本组52例,无0级表现,Ⅰ级7例(13.5%),Ⅱ级22例(42.3%),Ⅲ级15例(28.8%),Ⅳ级8例(15.4%).CT表现为关节面骨质增生硬化、囊状或毛刷状骨质破坏、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正常、增宽、狭窄、消失和积气.结论:多排螺旋CT能够清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做出正确的诊断及临床分期.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由近期两则研究生导师师德不端事件引出,结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对全国高校立德树人目标要求的讲话,探讨了当前时代背景和高校教育环境下,理想的导师研究生关系。从伦理、传承和利益竞争等方面分析了导师研究生关系的各个层次,又比较了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师生关系的不同,对导师、学生和学校如何建构好研究生阶段良性的师生关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精神既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又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实施素质的教育的灵魂,更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就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就是有创建的思维活动,其特点是:一思维问题没有现成答案,二有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因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现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和谐烟草应该是一个富有效率和秩序、充满活力,诸要素间相互兼容、相互依存、协调运作、共同发展,行业员工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充满创造活力、利益关系有效协调的烟草.需要我们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营造和谐的平台,消除不和谐因素,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构建"和谐烟草",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起飞高温如果多次出现,会造成发动机燃烧室、高压涡轮导向器和转子等热部件烧蚀,使发动机的热效率下降,同时也缩短了发动机的在翼寿命,本文就发动机起飞高温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笔者工作实践提出了如何避免或降低起飞高温,并就如何防止起飞高温提出了较为有效的处理措施,为业内对航空发动机的护防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分析电工电子技术课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弊端,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把高职课程按工作过程程序化,阐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的课程改革思路、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抽取117名小学四年级学生为对象,以TTCT(图画)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量表》为量具,运用创造性教学策略进行了为期3年的创造力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培养才能得到发展;培养创造力可以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培养创造力应该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加大对创造性倾向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20.
王瑞玲 《科教文汇》2008,(21):176-177
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成为大多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影响知识员工组织忠诚度的因素进行了排序,并进一步对其进行了维度划分,以便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