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4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本文以某电厂220MW燃煤机组670t超高压锅炉为例,通过分析影响燃煤机组锅炉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在实践中通过以改善锅炉的二次风运行方式为切入点,研究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王艺 《教育教学论坛》2014,(17):238-239
多媒体技术主要指的是以数字化为基础,可以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同时,可以促进各种媒体信息之间产生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的系统技术。本文首先概述了多媒体的优点,其次,对多媒体在二胡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番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3.
王艺 《编辑之友》2011,(12):49-51
近年来伴随新媒体的兴起,作为传统媒体的杂志受到巨大冲击,从2009年美国《读者文摘》宣布寻求预先破产保护到2010年美国《新闻周刊》因连年亏损被迫以一美元的低价出售,这些信号的释放足以引发人们对杂志未来命运的关注,如果连《读者文摘》和《新闻周刊》都要以如此迅  相似文献   
104.
岭南文化的传播经历了从单一扩散向复合传播的路径转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分古代、近现代、当代三个阶段梳理、探讨岭南文化的传播路径和传播范式,总结岭南文化的传播脉络和规律,即传播主体由个体向群体转向、传播渠道由单一媒介向多元媒介转向、传播内容由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向、传播环境由时空依赖向文化依赖转向,以期为推广岭南文化、提高岭南文化影响力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微博、微信大行其道的网络“微”时代,如何突破传统互动模式,让纸媒与读者找到更为畅通有效的互动路径,本文结合国内外媒体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6.
最值问题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各地高考的热点问题,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解答最值问题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高中各知识模块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各类数学思想与技能,灵活选择合理的角度和方法.笔者从典型的最值问题出发,将高中数学解决最值问题的方法作如下浅析.1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高中数学包含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以及三角函数这四类基本初等函数,而每类基本初等  相似文献   
10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全国高校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绩效评价理论的视角,通过系统分析法提出了分类别活动模式评价原则、分阶段学生需求评价原则,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中国梦"主题教育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完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模式的长效机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4年女排世锦赛前四名中的中国队与美国、巴西、意大利队间的4场比赛的技战术进行比较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探寻中国女排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发球、接发球环节薄弱;进攻点过于集中;拦防体系不够完善;关键比分上技术弱点放大化。建议:加强发球、接发球的训练;加强在一传、防守半到位情况下的战术进攻;完善拦防体系;加强心理训练、提高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9.
劳动经济是目前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农村地区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劳动经济成长的背景谈起,分析了当前制约劳动经济发展的若干因素,并提出了加快劳动经济发展的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白先勇是台湾当代蜚声海内外的作家,他的文章,语言精美,主题深刻,具有悠远的境界和无穷的韵味,许多作品已成为华语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白先勇的小说,体现着他本人的忧患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在悲怆与怅惘中使人的灵魂震颤,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白先勇真正做到了用文字来表现人内心中无言的痛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