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7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正>当班主任的普遍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的思想工作难做,尤其是学困生更令人头疼。而学困生的转化恰恰又是班级工作的重要环节,影响着班集体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在教育实践中,我试着走进学困生的心灵,架起一座转化他们的桥——明原因、指目标、多赏识,使他们沿着这座桥顺利地从"后进"走向"先进"。  相似文献   
52.
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强国,人才培养是实现这一远景目标的瓶颈问题。面对网络旅游的兴起和中国加入WTO之后更加开放的国际国内市场,激烈的人才竞争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在校期间有针对性的实习为胜任今后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实习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培养主动适应旅游行业各种工作岗位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本文就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相似文献   
53.
目的为了解目前专科院校学生考风现状、更好地促进高校考风及学风建设,课题组选择安徽某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调查现场,于2009年3-4月组织了此次问卷调查。方法整群抽样。在2007~2008年间入校的普通专科学生中,随机对护理系、口腔系、临床系、药学系、公卫系的2个年级、7个专业共计7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实际回收问卷650份,回收率92.8%,其中有效问卷636份。有效回收率97.8%。结果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考前读书习惯、作弊行为认知与认可、作弊动机选择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专科院校应加大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力度。优化课程内容.根据专科学生特点开展诚信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4.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22):I0031-I0031
“结四海茶缘,让五洲飘香”,6月8日,来自泛珠江三角区域的贵宾欢聚云南康乐茶叶交易中心,共同品味云南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  相似文献   
55.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24):19-19
龙润普洱茶体验馆最吸引人的,不仅是它琳琅满目的藏茶,还有那自己动手压一饼“唯我独有”普洱茶的乐趣。  相似文献   
56.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28):54-54
迎新:普洱茶里加入菊花、玫瑰等一起冲泡不会影响各自本身的品质,还可以增加茶的香气,淡化普洱茶的陈味,对于以美丽为己任的MM来说还能起到养颜美容的作用。特别是古茶花对养生美颜有特殊功效,可惜很少。  相似文献   
57.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32):60-61
古茶园和大面积野生茶树群落是中国和世界荣文化的“根”,作为世界茶树之源的云南由于受天冰河期的灾害较轻.保存下来的野生大茶树较多.有着得天独厚的古茶资源。但由于近50年来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甚至大面积毁茶种粮、种蔗等原因,云南古茶园的面积由建国初期的50余万亩减少到如今的20余万亩。近几年由于古树茶在市场上价格的升温,不少茶农过度采摘古茶树茶叶,有的古茶树遭到的损坏程度加剧,古茶树种质资源面临着减少和灭绝的危险.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成了当务之急,受到了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8.
岁月变迁,一茬一茬的茶披着它们的或简或繁的外衣,也披着一个个文化符号,向我们演示着普洱茶发展的历史脉络。那些古老的包装有的时候成了人们辨定一款老茶的重要依据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59.
对于"有效课堂",我更倾向于这样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落实,更崇尚智慧的教学;有效课堂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一种互动的对话、合作、探究、共享的活动过程;有效教学追求的是在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和拓展创造的能力,从而养成自主、自觉、自立学习的习惯,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60.
潦浒的山坡上,古老的龙窑像陈睡的巨龙附攀在黄红的泥土上,青砖砌成的窑门口散落着土釉的罐子,近旁是一垛垛齐整的柴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