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45篇
科学研究   36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我国现有的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为了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教育模式必须向新模式转变.本文从教师教育专业化思想的理论依托入手,分析了现有教师教育模式的弊端和新的教育模式特征,并介绍了反思型、体验型、实践型三种具体的教师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2.
"互联网+"背景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全员育人机制创新研究很有必要。明确当前背景下创新高校全员育人机制的意义,更新高校全员育人机制的理念,积极构建高校全员育人创新机制,对切实增强高校全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3.
道德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破除传统,消除的道德思想,建立平等,公正,进取的伦理准则,是时代的呼唤,它要求从我做起,从实际出发,在道德建设中坚持政策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4.
基于网络环境的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当前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及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从数字化资源建设和网络信息传递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75.
网络课程设计中的教学系统设计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网络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教学系统,对该教学系统进行系统教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着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是否实现。本文首先分析了教学系统设计在网络课程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接着便对网络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学习者、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教学策略、评价等作了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6.
高职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之一,对于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教育工作应当引起各高职院校和老师的重视。本文首先对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其次再探讨当前高职学生在建立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现实状况,最后再对如何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7.
千年大审判     
在公元3000年,宇宙中已有数百颗星球成为了垃圾星,被包围的宇宙最高级法院法官——宙斯即将审理几起非同寻常的世纪之案。 第一起 原告:牛郎、织女被告:喜鹊 宙斯:(极不耐烦)快说吧!我还要回去洗澡呢。自从人类上天以后,弄得到处乌烟瘴气,乱七八糟。 牛郎:大伙都知道,王母娘娘硬把我和织女拆开,只有每年七月  相似文献   
178.
王靖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9):337-338
该文从可转债存续期间持有人的转股行为这一点出发,试通过对可转债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特征的分析,可转债条款对转股行为的影响分析及可转债转股行为的实证归因分析,探求其中的规律,以此为已发行或拟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制定相关的转债条款和转股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并寻找在可转债转股行为发生过程中已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构建可行的投资策略,与广大可转债投资者进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9.
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双语教学三维目标的由来,在此基础上阐释了专业-语言-信息素养三维目标体系的基本内涵,最后探讨了三维目标体系下双语教学目标的具体设计,目的在于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0.
心灵的互动     
他叫方梓,开学才两周,已让 我头疼了,主要是他的对立情绪特别重,似乎没有一点“合作”的意识。这不,我说作文统一用钢笔抄写,他偏用圆珠笔,而且作文内容就简单几句;我说练字一定要慢点,他却笔走如飞,敷衍了事;迟到了,他闷声闷气地喊了声报告,不是快速跑进来,而是一步一晃地进来,我问他这样就不怕老师批评吗?他满不在乎地说“不怕”;当我批评他时,他却用白眼珠瞅我,而且把桌子拍得很响…… 我努力寻找他的优点。他虽然漫不经心,学习成绩倒还可以,偶尔还能出类拔萃。我满怀信心地找他谈话,鼓励他,一次又一次,可他总是满不在乎。唉,为什么批评、表扬、激将、鼓励等等在他面前都那么苍白无力?他怎么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呢?他心里都想些什么呢?我无从知晓,只觉得和他之间是“比邻若天涯”。我无能为力了,渐渐地,我不再过问他,甚至不想看他一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