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代社会是一个“异质社会”与“变动社会”,社会整合问题就成为社会的一个中心课题。中国的现代化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启用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凝聚和社会整合的重要资源。以弘扬现代性的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体系应该成为和谐社会构建能力的关键。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应当全面启动恢复我们民族的历史底蕴,发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优秀遗产,挖掘民族精神的优秀资源,重塑民族信念,推动中国当代道德重建。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人由古至今十分重视中国学的研究。所谓“中国学”,大体指中国的经学与史学。 经学研究可谓日本“中国学”滥觞。儒学初播日本,其有功者有古朝鲜百济王仁。《古语拾遗》记载:“至于轻嵨丰明朝,百济王贡博士王仁,是河内文首始祖也”。中国儒学真正得以传播光大,要等到德川时代揭幕。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实行文治政策,使罗学者林罗山为“大学头”,专事宣传“理学”。其结果,三百余年日本思想界由“理学”支配。东国一变为“儒教的日本”。值得深究的是,林罗山一生著述,多为史著,写有《宽永诸家系图传》、《本朝编年录》等。  相似文献   
13.
所谓“语境”问题,是指某一说法得以流行的现实情境,实际上涉及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涉及时人的认识心理与解释角度。所谓“胡/汉”语境的“消解”,在历史上并非与朝代兴亡同步,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一方面是民族冲突与民族融合进程的自然结果;另一方面,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观念与认识的演变也是促成这种“消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国学”中的政治学——松本三之介思想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本三之介是日本当代著名的思想史研究家 ,《国学政治思想的研究———近代日本政治思想史叙说》为其代表作之一。本文以该书为线索探讨松本思想。大战结束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 ,西方思想一时蔓延 ,演为精神主潮。值此时期 ,松本注目本国传统的挖掘与梳理 ,对新一轮的西化潮流给予必要的评析 ,对避免可能出现的新时期的民族虚无主义的发生 ,有其历史作用。再者 ,松本论述日本国学思想特征 ,对本国专制思想缘起、本质鞭辟入里 ,从而使其学术有别于日本传统的国粹派 ,达到新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