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
题目写得甜蜜蜜,其实是他太痴迷。痴迷谁?新闻:谁痴迷?两杠三星的长垣县人武部政委赵丙元。读者您说说,他一个人武部政委,抓抓民兵、抓抓征兵就行了,可他倒好,常“大言不惭”地说:“工作出报道,报道促工作”。一套一套的,没治了。27年前,他还不够应征的年龄,就抱着一大堆批满“优秀”的作文本死磨硬缠着接兵干部,扬言“要到部队长才干”,非要人家收他到军营。当时的接兵干部看这“小孩”字写得不错,文章也“马马虎虎”,条件一松,他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嘎子兵”。看接兵干部对他挺“感冒”,这小孩干脆显山露水,当面背…  相似文献   
12.
刚一见面,微微一笑,握手寒暄:“咱们同行”。猛的一怔,一问方知,眼前这位娇嫩中透出勃勃英姿的女记者果真与“军”有缘:生在军营,长在军营,大学毕业后,当记者又负责军事新闻。4年的寒窗苦读,满脑的“唯物辩证”。1994年,她从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凭着一口普通话和扎实的理论写作根底,顺理成章地走进了新乡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室。不久,电台为配合国防教育,展示军队风貌,开播了“军营生活”。节目,她一听说,急忙找到台领导,死磨硬泡,认准了要当“军营生活”的主持人兼记者。台长说:军事报道要懂军事,知军人,…  相似文献   
13.
在河南新5军分区一个干休所里,我们有幸见到了当年《新华日报》的老报童邱俊川,听他讲起在周恩来同志身边卖报的岁月……A1942年3月,邱俊川才14岁。听说在重庆做贩米生意的表叔文荣章,为他在《新华日报》找到一份差事,邱俊川特地从武隆县乡下来到重庆。那时,听家里人说,在《新华日报》工作就是为共产党工作,就是为穷人工作,并且是在周恩来副主席身边工作,是很令乡下人羡慕的事,邱俊川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迫不及待地来到嘉陵江口米站来找表叔。表叔安顿他住下之后,即刻去和那个为邱俊川介绍工作的“同志”联系,过后才知,这…  相似文献   
14.
琴弦松弛,难闻金玉之声;人无压力,难成栋梁之才。两句“老生常谈”之语,道出新乡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葛合元的育人观。“为官,重在抓人,素质上去了,何愁工作干不好。”按说,政治部该是“秀才”部,舞文弄墨,写写画画。可一段时间内却是:报上难见稿,经验难总结。七八个干事工作倒踏实,可一说写东西,有的便“吭吭吃吃”,显得力不从心。这种状况怎么行?育才心切的葛合元在政治部办公会上畅谈道:“工作干好是基础,报道工作也要跟上,报道促工作,工作促报道,相辅相成,”此后,他对政治部的干事们提出_三条要求:一、结…  相似文献   
15.
语音知识包括发音、音调等多方面问题,其中首要解决的是发音问题。学好英语的基础是要学好语音。本文从目前我校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英语语音教学提出了可行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根据磁性液体的超顺磁特性,提出了一种调谐式磁性液体减振器。该减振器由非磁性液缸、电磁线圈和磁性液体构成,通过电磁线圈施加外部磁场,改变非磁性液缸内磁性液体的固有晃动频率,使其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达到最佳减振效果。根据磁性液体的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得到磁性液体固有晃动频率的表达式。实验验证了该减振器在不施加外部磁场时相当于传统调谐液体阻尼器,当外部振动频率变化时,可以改变外加磁场使得减振器的减振效果不会随着外部振动频率的变化而降低。同时还发现,外加磁场不仅能通过改变频率来增强减振效果,较大的磁场也会使得减振效果略有提升。  相似文献   
17.
朝新春现在特能侃,一说起新闻工作是眉开眼笑、眉飞色舞,佩得外行五体投地,侃得内行心服口服。要在前两年,他可是一点也不敢年,新乡县的报道工作是年年落后,岁岁垫底,弄得他这个政委是灰头友胜,上级一开报道会,他尽往最后一样钻,就连平时说话也是“低三下四”。自打去年,情况大变。他使出全身招数,到处扬言“报道工作要解放,今后年年争新春”。甭说,大话吹了出来,还真见了效,现在新乡县的报道工作让上级机关也刮目相看,一见他就问:老胡,啥办法起死回生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胡新春招数之一:赶鸭上架“谁说骡子难上架…  相似文献   
18.
A一封7000余言的长信,在编辑部引起了震动。今年2月下旬,一封米自河南省新乡人中的信放在本刊编辑部的桌子上。编辑打什一看,不觉惊呆了:厚厚的大信封中装有一封3页纸2000余字的信,一本经他阅读批改过的《新闻与成才》杂志,一份长达17页计5000余字的审读挑错笔记。从信中得知,来信者是新乡市六中的语大高级教师,姓孔名繁群,今年67岁。1994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新闻与成才》杂志,因为内容与培养写作人才有关,他便很快喜欢上这本杂志。他让在部队当指导员的女婿帮他订一份《新闻与成才》,送来的却是《新闻与写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