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清末民初,是中国从传统王朝国家的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时期,各界人士传统的天下观逐渐转向现代民族国家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指出了印刷媒体对民族主义具有建构作用,本文以《申报》《大公报》等慈禧葬礼相关报纸文本为分析对象,以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的理论为框架,通过慈禧葬礼报道来探讨读者与朝廷、国家之间的想象性联系.研究发现:国...  相似文献   
12.
《论人民的报纸-1946年初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话》是范长江1946年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新闻讲义.抗战胜利后不久,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工作者从原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地——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向苏北重镇淮阴进军.9月,淮阴解放后的第二天,范长江等人进入这座古城接收敌伪印刷厂,重建新华社华中分社,筹备《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出版和筹建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新专的筹划工作由谢冰岩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南部乡村居民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电视是农村居民使用频度最高的大众媒介,居民使用电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时间,因此电视剧、动画片等类节目收视率最高。他们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较低,不关注的原因是媒介上传播的新闻距离自己的生活非常遥远,跟自己无关。使用率居第二的是互联网,居民安装宽带的目的首先是基于实用性:学习或寻找赚钱门路;其次是娱乐、社交。在调查的地区,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已经退出人们的生活,对村民生活没有任何影响。鉴于农村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日益"去集体化"和"原子化",笔者建议在乡村引进参与式传播,发展草根媒介促进乡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7日,入狱8年的原山西青少年报刊社记者高勤荣刑满释放。媒体很快给出了充满敬意和同情的高调报道来迎接这位“受难英雄”。在网络上有评论者把高称为“反腐斗士”,“一个注定会载入中国新闻史册的人”“中国的脊梁”等。12月14日《南方周末》和《南方都市报》同时刊登了对高勤荣的专访(《南方周末》:一个记者牢狱8年;《南方都市报》:高勤荣专访:莫须有的罪我不认,我不过是说了句真话)。再次掀起对于高勤荣事件的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15.
NHK非常重视中国题材的新闻,从1974年开始至今,制作了超过5000期关于中国的节目,中国题材的节目在日本的收视率也高于其他地区。本文通过对NHK25年来制作的有代表性的中国纪录片的分析,如《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大黄河》《激流中国》《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东南沿海工厂倒闭潮》《蚁族之歌——上海求职宾馆里的年轻人》等等,总结出其文本特征,并用新闻生产学的方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来分析其"墙外开花墙里也香"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