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大学生们如何认识"传播学"、如何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本文通过对话,探讨了传播学就在我们身边,教育传播的意义;大学生提高传媒接受能力与传播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62.
【事件回放】2009年1月29日,云南省24岁的青年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刑拘并关押:11天后。李荞明因重伤入院;2月13日,医院称李重度颅脑损伤身亡;同日,警方称其因为在玩“躲猫猫”游戏时被狱友踢打,不小心撞墙而死:其家属表示怀疑。这则新闻被《云南信息报》报道后,顿时引起亿万网民关注。  相似文献   
63.
董小玉 《新闻界》2006,(3):38-39
“画传”热是当今社会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像一股旋风很快就吹遍了中国的大小城市,在各个书店中占据着显要的位置,并引起人们的追捧。画传可谓一种新的题材,传媒中流行的“画传”指的是以图片、照片等为主,辅以简短精炼的文字、资料,反映传主的生活历史、生平状况、精神面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历史与现实、教育目标与方法路径、教育品牌与特色等三个方面维度,对当前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进行了多重维度思考,提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整体转型思路下的特色发展道路:优化全国布局,精品化错位发展;发挥地缘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实行共建模式,形成学界、业界与政府的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65.
针对一些研究生自身缺乏学术修养,学习态度浮躁以及培养质量不高的现状,西南大学提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生主文献研读机制,将文献形式、内容及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互动方式"混合",辅助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中进行文献研究,提升学术能力。主文献研读的基础是经典文献,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标是提升研究生的学术修养和学校的培养质量。主文献研读机制及创建的路径图,为研究生创新培养提供新路径,在近6年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66.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女性文学创作有两个高峰时期,其 一是女性觉醒并争取女权的“五·四”时代,以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 记》等为代表。其二是女性反归自身的八、九十年代,这也是女性文学最 接近本真的性别写作的阶段。本文将重点论述的是第一个高峰时期的三位 女性作家丁玲、张爱玲、萧红。  相似文献   
67.
文学作品应当抒写性灵 ,释放出个性的光彩。然而“文革”文学却陷入了“政治化写作”的困境。今天 ,在告别“政治写作”之时 ,部分作者又走向了欲望化的“个人化”写作。其主要表现为 :分裂的自我 ,自闭情境 ,同性恋 ,单一性的重复“我”的故事 ,对欲望的顶礼膜拜。作家应该走出欲望化的“个人化”写作困境 ,关注社会、国情、民心 ,使个人化的问题转化为人类性的问题 ,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写作位置  相似文献   
68.
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网络舆情工作面临更为复杂和多变的态势。"大智移云"的快速兴起与普及,以及泛媒化和可视化趋势的深入,网络舆情本体可能发生形态上的极大变化,这对其监测、分析与研判产生深刻影响。面对这些影响,前瞻性、全局性、动态性地调整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理念,把握先进媒介技术的变化趋势,适时占据先进媒介技术的制高点,才能让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装置更好地为网络舆情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69.
作者以“生命意识”、“城市文明”和“人性”等为视角,对《米》的思想内涵深入分析,认为,它表现了城市文明阴暗面对人类生命的吞噬与戕害,展现了人性脆弱、黑暗的一面和人类为了维护生命价值和尊严所进行的抗争,表达了作者对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的思考,具有浓郁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70.
地域文化散文是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来进行散文创作的,地域文化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表现对象,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部分;一是来自作家,独特地域渗透着独特情感。当代四位作家余秋雨、素素、贾平凹、张承志等的地域文化散文主要分别展示为江浙文化、东北文化、秦地文化、北方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