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信息传播   1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在媒介融合所引发的产业融合浪潮的驱动下,我国传媒集团正逐渐呈现出一股以“融合”为显著特征的发展态势。与这一新型发展逻辑并行的是,一方面传统媒体发展模式必将发生一番彻底颠覆以往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传媒集团也不得不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62.
当今社会大众媒介与消费主义正在走向共谋,引诱人们接受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这其中电视又表现得尤为突出.电视作为一种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的全息媒介,其影响力不可小视.电视宣扬消费主义的两种主要手段是神话与涵化.考察电视与消费主义关系主要存在着三种理论范式,它们是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政治经济学及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63.
蔡骐  梁茜薇 《出版科学》2016,24(4):46-49
当前,媒体融合成为文化经济发展中的新常态。影视与出版这两大文化行业之间的合作,逐渐从图书影视化进阶到影视图书化的新阶段,这一转变彰显了影视对出版创新的反哺作用。从媒介视角看,影视反哺是媒体融合时代的一种文化互利;从受众视角看,影视反哺现象的盛行离不开粉丝型受众的参与,粉丝们在情感逻辑的支配下演绎多样化的趣缘传播行为,以强大的传播力和消费力推动影视向图书顺利转化;从产业视角看,影视反哺现象彰显了 IP 经济的发展潜能,出版行业应围绕图书 IP 进行多维度的产业开发,建设以出版文化为基础的产业融合生态,致力于全民阅读的复兴与书香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4.
对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现代传播学的发展为背景,以受众谱系中的发展脉络为史线,使用与满足理论具有的地位及意义是重大的:该理论使研究视角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从功能主义的视野出发,该理论体现了媒介在微观与个人层面上的功能,以及它后期又如何试图从功能主义的框架中挣脱出来;该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缺陷表现为其批判精神的缺席。  相似文献   
65.
岳璐  蔡骐 《传媒观察》2012,(10):16-18
对粉丝报道的框架分析与批判反思表明,媒介采用污名框架与温情框架建构了"魔鬼"与"天使"两种不同类型的粉丝形象,从而产制出不同的社会文化意涵。这是传媒与政治逻辑、市场逻辑斗争、妥协进而合作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粉丝框架也存在迷失的隐忧,导致了对粉丝的固有成见以及消费主义的扩散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6.
对美国杂志的发端与发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梳理,揭示了杂志对美国社会进程的重大影响,并分析了20世纪以来美国杂志越来越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指出今日的美国杂志正进入一个各取所需的时代  相似文献   
67.
蔡骐  吴可 《传媒观察》2007,(7):43-44
最近这段时间,网络传播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全社会的矛头都开始指向北京海淀艺校的辱师视频:学生在课堂上对年迈的地理老师极尽侮辱之能事,暴粗口,扔矿泉水瓶子,甚至拉扯老师的衣服。视频在全国各大网站广泛传播后,引起了广大网民的激愤,他们不仅叫嚷着要把学生揪出来教训一顿,还黑掉了中学生所在学校的主页,并在网上号召所有的用人单位不用该校的学生。  相似文献   
68.
论媒介认知能力的建构与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媒介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知识来源之一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 ,西方近年来兴起了媒介认知能力运动。媒介认知能力指的是获取、分析、评价与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的能力 ,它不仅包含了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评价信息及传播信息这四个要素 ,更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媒介信息认知与媒介社会认知两个层面。本文还同时探讨了与媒介认知能力运动有关的各种争论 ,并指出依据国情在国内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教育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传统纸媒日渐呈现衰落之势,在互联网助推的信息浪潮冲击下,许多新闻类报纸的发行量和广告额都在逐年下降。这一艰难的媒介生态环境对整个报业而言固然是一次生存的挑战,但对党报而言却也是一次改革与发展的机遇。党报与生俱来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使其在信息泛  相似文献   
70.
蔡骐 《青年记者》2006,(8):110-110
近日,母校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的一批青年学,联手推出了“光华”新闻与传播学青年学丛书.若要说这套书系最大的特色,就在于执笔的并不是学界德高望重的中老年学,而是清一色拿到学位才一两年的博士们.这些青年学们积极关注新闻传播新现象,新问题,提出了许多对现实富有启迪价值的观点和理论,表现出了较成熟的科研能力和一种清新的学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