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675篇
科学研究   115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14篇
综合类   4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1903年,列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灌输理论。在特定地历史条件下,毛泽东借鉴学习并发展了该理论,形成了一套独到的灌输思想。这些思想中的真知灼见不仅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必要的,而且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也具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本文将偶(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积分性质推广到一般的对称(反对称)函数,还得到关于两个不同函数对称(反对称)的积分性质,根据这些性南,可以解决某些类型的积分.  相似文献   
24.
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新世纪要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要顺利实现,当代大学生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因此,对当代大学生生存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自律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就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5.
高考数学复习的智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考复习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里没有秘诀,也没有私人信息.任何私人信息,在经过29年(恢复高考制度后的29年)的关注、猜想、尝试和研究之后,都变成了公有。我们曾经企盼有谁能“金针度人”,现在已经没有意义。“谁有高考复习的真经吗?”无疑是一个伪问题。因此,我们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公有信息?如何从公有信息中获得高考复习的智慧?  相似文献   
26.
某桥墩桩基偏位分析与纠偏实施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桥墩桩基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两基桩产生偏位的主要原因。采用卸载止推、反向堆载、挖坑卸荷、强力牵拉等综合纠偏方法对产生偏位的两基桩实施纠偏,经过一个多月的缓慢纠偏使两桩基基本恢复原位,纠偏后经桩身低应变动测(反射波法)检测其桩身完整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7.
一、复习要求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初中化学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应熟练掌握有关已知溶质、溶剂(或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中任意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方法,以及溶液稀释或浓缩、溶液混合的计算.二、知识体系计算类型关于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计算溶液质量、体积、溶质质量间的换算溶液稀释(或浓缩)、混合的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化学方程式与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三、主要内容提示1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溶质质量溶液体积×溶液…  相似文献   
28.
29.
2002年,裴光亚老师曾发表一组文章,其论题包括:数学教学研究的意义、方法、经验和案例,说课与评课,数学教学中的需求、困惑、创新与艺术,等等.时至今日,仍有媒体对其文章进行转载、引用与介评.由此可见,这些论题仍然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有必要重述并对已有言说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使其能与时俱进.因此,本刊特邀请裴光亚老师就相关论题撰写系列文章,并从今年第7期开始在“本刊专稿”栏目陆续发表.[编者按]  相似文献   
30.
焦循曲论充分肯定了戏剧创作中的虚构手法,并以"谬悠"称之。"谬悠"之说,形成于长期以来大量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焦循将"谬悠"说运用于历史剧点评,认为历史剧和史实之间存在相互印证的关系,剧作家的合理虚构甚至比史官记录更符合历史真实。此外,"谬悠"手法在塑造戏剧人物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谬悠"之说对于戏剧艺术尤其是历史剧的创作构思、剧情结构和人物塑造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