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越是选题重要、报道规模大的报道,越需要组合运用多种报道方式,或由一种方式转向另一方式。因此,对报道方式的选择、组合和创造是新闻报道策划中值得重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82.
传媒援助就是指媒体针对特定人群的生存状况和遭遇,凭借其传播资源和优势,以及开发其背后的政治、经济资源,通过报道新闻、提供信息服务、发表评论或者策划活动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为其提供经济、法律援助,心理指导和舆论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3.
为了庆祝少先队建队三十三周年,响水县黄圩公社于十月十二日举行了第六套儿童广播体操和游戏比赛活动,这次活动由党委有关方面的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文卫干事、团委书记担任副组长。比赛结果,黄圩、杨圩、小圩等校成绩显著,得到了奖励。公社管委会副主任顾松宝同志最后在会上讲了话,他勉励少先队员要高举共产主义旗帜,  相似文献   
84.
在地方两会报道中,各类媒体所报道的内容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也是群众生活的关注点、利益的汇集点。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于"持续性热点"的关注以共性居多。综览相关报道,可以发现一些新角度、新经验、新思路。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今年地方两会报道中,一些媒体围绕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话题,把政府工作报告分解为改革开放、城市建设与管理、新农村建设、公共服务等部分进行解  相似文献   
85.
如果说报纸的发行是出售"注意力"的话,那么,报纸的生产经营就要靠"影响力"了.在西方,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不一定是影响力最大的报纸.要把"注意力"有效地转化成"影响力",首先需要我们对"影响力"进行一下界定.在文化领域里,"影响力"指的是"文化活动者以一种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左右他人行为的能力".因此,在本质上"影响力"是一种控制力,即影响力的发出者对于影响力的收受方在认知、倾向、意见、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作用.顾名思义,媒体影响力就是通过传播新闻信息而实现的一种影响力.传媒影响力的本质就是它作为资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的社会认知、社会判断、社会决策及相关的社会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那种"渠道烙印".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断一家媒体的影响力参照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发行量、主动阅读率、传阅率.发行量通常由发行量稽核机构来认证.主动阅读率是指主动购买、订阅报纸的读者人数在整体读报人群中的比重.传阅率指的是印刷媒体平均每期被传阅的次数.而具体到我国媒介生存环境和媒介市场的实际情况,我国主流媒体影响力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公信力、权威性、接触率、可信度、指导性、贴近性等等.  相似文献   
8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为新的保护和控制技术采用提供技术支持,替代传统电气设备解决变电站的监视、控制等技术问题,在技术上和管理上为电网自动化发展提供基础,进一步提高变电站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7.
刚刚结束的2007年地方两会报道呈现出多媒体、多角度、多模式的特点,尤其是传统纸媒凭借其自身优势和品牌效应,与网络媒体“并肩作战”,以“报网互动”作为两会报道的新策略,创造出跨媒体竞争与合作的新模式,拓展了新闻传播的理念和空间。  相似文献   
88.
吴洁  许向东 《编辑之友》2023,(2):99-105
文章通过算法新闻的聚合与分发、自动化新闻的采集与写作、编辑部场域中的数据新闻创新三个典型示例,以人—技关系的复杂博弈为切入点,探讨智能传播技术语境下人本主义新闻生产的实践境况与理论面向。研究发现,在新闻生产的前、中、后台,新闻用户与智能算法、新闻记者与写稿机器人、新闻编辑与数据技术间的关系状态分别体现为深度接合、动态协商与相对区隔,这三种差异化的人—技关系揭示并构建了人本主义在新闻生产不同阶段中被认知、理解与实践的具体方式,为人本主义新闻生产在当下的存续和坚守提供了学理支撑与经验路径。文章认为,对人本主义新闻生产及其人—技关系模式的聚焦与反思,有助于为智能传播技术语境下中国新闻业的整体转型锚定价值内核,开启新的实践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