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文分为五部分,主要着眼于神话主义和原型批评的一些基本概念。前四部分分别介绍了“新神话主义”、“纯真神话”、“神话与神幻故事及英雄史诗”和“原型批评”,最后一部分“结语”阐释了神话学的意义及缺陷。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朱熹著述《诗集传》《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和《周易本义》的指导思想,认为这些训诂著作表现了朱熹独到的诗学思想、史学思想、易学思想,以及理学思想,作为宋代训诂学的代表作,奠定了朱熹在汉语训诂学史上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3.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严重失落,多重压力下的职业倦怠以及专业发展资源的极度匮乏,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由于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教育观念落后,与城市地区教师相比,其专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学校应分别从自身努力、教研活动和合作交流等三个雏度建立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4.
一、问题学生外在表现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家庭、社会、学校等不良因素影响,导致在思想、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的学生。简言之,大部分问题学生是心理问题所导致的,而不是真正的思想品德欠缺。从心理方面分析,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45.
《经传释词》十卷,清王引之撰.一般认为,此书代表着传统训诂学研究虚词的最高水平.然而,王引之受传统训诂学逐字为训的影响,在一些问题例如义项分合的处理上常常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经传释词》“云员”字条的梳理,试图实事求是地对王引之的虚词研究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从中窥见王氏治学的门径,并检讨其不足.  相似文献   
46.
主持人:7月底,第2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有些同学坦言,参赛就是冲着能拿奖加分去的。搞科技创新,就是为了参赛拿奖获得加分么?带着这个问题,新学年,我们来到河北唐山二中——  相似文献   
47.
人人有才 皆可成才——从“多元智能理论”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H.Gardner)教授在他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至少拥有语言文字、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音乐旋律、人际关系、自我认知、自然观察八种智能。如何认识“多元智能理论”呢?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刘迎春(山东省济宁市汶山县四中):“多元智能”强调正视差异,发展个性,这与学校倡导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梁嘉辉(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二中):“多元智能”关注智能的多重性,让我对自己的潜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学校应该给予我们发挥各自长处的机会,单一的标准化考试有可…  相似文献   
48.
技术调解使得使用者的责任问题更加凸显。受技术调解的使用情境是在人与技术的互动中构建起来的,这意味着必须超越主客对立的二元框架,采取一种混合性的视角来对待受技术调解的使用责任问题。在"人-技术-世界"的使用情境图式中,技术调解的"透明性"决定了使用者的关注点与责任对象的变化,也由此带来了技术使用的双重责任:当技术调解呈透明状态时,使用者的关注点透过技术指向了他者与外部世界,应承担起"公平使用"与"生态使用"的责任;而当技术调解呈不透明状态时,使用者的关注点则回到了自身的使用实践上,从而应承担起重建自身受调解的主体性的责任。  相似文献   
49.
小事酿大祸     
案例:高二学生郑某只因室友睡觉打呼噜引起口角,就持刀将其杀死。两名初三学生在大扫除时互相追闹,因衣服被撕破而发生争执,经老师劝导本已和解。可放学后,在同学的怂恿下,俩人拿着借来的刀子在校外又厮打起来,致使其中一人身中两刀,抢救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50.
主持人:《你言我语》这个互动性的栏目开张了!希望它能够成为一座平台,为同学们提供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视角;希望它能够化作一道桥梁,传递出同学们发自内心真诚的声音。围绕本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偶像”这个话题,北京二中的部分高中同学先吐为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