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4篇
科学研究   12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深入分析目前我国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置进行了研究,确立了新的培养目标,调整和优化了现有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通过设置模块式课程体系、整合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以及开设学术讲座课程等教学体系和方式的改革,以适应当前社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
技能训练的过程是由动脑到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也就是说技能的形成总要经过一定时间与次数的训练,然后才能达到掌握此项操作技能的程度。由此可见,训练在技能形成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训练的效果将直接影响技能的形成。为了使采油工人能具有管理注水井的能力,正确倒水井的正注流程,必须使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本文以注水井倒正注为例,来探讨一下技能训练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73.
依据《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学改革中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归纳问题能力、记忆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受传统偏见的影响,人们认为历史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只要死记硬背即可,不必要去理解去思考,这就使得人们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缺乏一种内驱动力。其实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横揽中外,只靠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更不能做到融汇贯通。因此,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根据历史学科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如讲《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一课时,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这样提问:“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打击下,为什么德、日走上了法西斯化的道路,而美国却坚持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加之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就能够从历史渊源,当时的国际形势,以及经济危机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德、日法西斯走共同道路的根源。于是学生在学习、思考、讨论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就必须把问题引入课堂,引导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