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胡弦的组诗《心中的尘土》,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组很平常的、很普通的诗,似乎并没有多么深厚的内涵,也没有多少艺术上的讲究;其实,只要认真地阅读与品味,还是会感觉到它是一组很不错的诗。这组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相对性、象征性与反讽性。  相似文献   
132.
易卜生早期诗剧<布朗德>中的主人公布朗德因与易卜生本人关系密切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特别的艺术价值.然而,布朗德并不是如从前的学者所肯定的正面形象,而是一个存在问题的形象.同时也是被剧作家本人所否定的形象.从对布朗德家庭伦理关系、社会伦理关系与宗教伦理关系的分析入手,可以说明他在本质上是一个无爱的人,既无小爱也无大爱.布朗德心中所谓的"上帝"就是他自己,就是"全有或者全无"哲学的影子.布朗德的形象,正体现了易卜生本人内心世界存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33.
意象作为诗歌艺术生命中最活跃的艺术元素,其结构的艺术显示出诗人的才情与艺术追求。本文对现代诗人常用的11种意象结构方式作了具体而细致的探讨,并提出了诗歌意象结构方式的自主生成性、秩序性和饱和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