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郑勤 《广西教育》2011,(25):48-48
【例题】一辆摩托车3/(10)小时行驶18千米。这辆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我在A班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展开教学的。  相似文献   
22.
文章通过对武术赛事的文化内涵及品牌文化的价值构成进行分析,针对武术赛事的品牌文化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推广策略:将武术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武术赛事品牌营销、对武术赛事的品牌文化内涵准确定位、武术赛事品牌文化的体验策略、武术赛事的本土化策略、多元化的新媒介传播,以期对武术赛事的品牌文化的构建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借鉴传统武术和太极拳理论并结合作者多年练习太极拳的经验体会,由对简化24太极拳运动的思考进而对近年来常见24式太极拳图书进行考察,揭示其作为24太极拳运动的教材在拳理、示范、演练讲解、技击等内容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需要改进之处,认为24式太极拳图书的改进能对传统太极拳、传统武术甚至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研究发挥较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思维法,以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分析武德表现形式之历史流变过程。武德发展存在有从立足个体和阶级本位的“小武德”到站在民族和时代立场的“大武德”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全民族共同诉求的具有自强自爱、爱国爱家、极富民族情怀和时代责任感等价值内涵的新时期武德。  相似文献   
25.
郑勤  吴志远 《精武》2011,(A1):77-78
采用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武术文化传承模式,旨在结合少林武术实例,提出武术文化传承中的四种基本模式,即制度模式、经济模式、文化模式、教育模式。其中,制度模式是保障,注重武术文化的时代性;经济模式是基础,注重武术的社会性;文化模式是特色,注重武术的民族性;教育模式是根本,注重武术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26.
传统体育是在远古和古代产生发展并保留较为固定的形式而影响至今的具有体育属性的身体活动方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结构的更替和经济的发展,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存基础逐步在瓦解,因此,有必要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创新和发展。文章以中华武龙项目为例从创新的必要性和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手段和途径等方面来探讨传统体育项目创新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7.
郑勤 《武当》2013,(7):11-13
太极拳六段选功法是太极拳最基础的内功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太极拳六段选功法采用定步习练之法,其主要特点是由各种立圈、平圈或斜圈,结合起、落、旋、转、虚、实、开、合等动作。主要的手法有掤、捋、挤、按等等,步型则以弓步、虚步和马步为主。习练时,如果健康状况较好,可以划大圈;而训练技击手法宜划小圈,且应变换各种圈  相似文献   
28.
吴维善  郑勤 《武当》2008,(12):15-18
22.打马扬鞭 上左脚成左弓步,下接掌为打马,左手护右手腕(图36),右上步成剪子股势,回身双劈掌,掌心朝上打扬鞭,目视右掌(图37)。  相似文献   
29.
对建国以来武术古籍整理及研究进行综合性的论述.通过总结,使读者对目前我国武术古籍整理及其研究所处的现状有所了解,认为:整理武术古籍是时代的需要,学术发展的需要,武术本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0.
高校图书馆新书管理模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地调研、电话访谈、网络及文献调研为基础,对国内多所高校图书馆新书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和比较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