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高校科技产业的运行机制的认识,源于对其本身需求的认识——高校科技产业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产业。所谓“特殊性质”,是指它具有两个“双重性”。其一是企业与事业的双重性:它孕育于事业单位——学校,因而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企业;但作为企业属性,它又是一种有别于教学、科研的经济活动,因而在高校工作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其二是科技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的双重性: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统产业,而以科研成果为依托;它又非一般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而受市场的引导与制约,追求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在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化的过程中开拓发展。因此,高校要建立一种新型的、有别于教学科研和传统校办工厂的,能适应经济与市场竞争需求的特殊机制,以促进校办科技产业的发展。这种机制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2.
新法出台     
7月1日,《行政许可法》正式施行。这是继《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之后,颁布的又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它为构建有限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提供法律保障。学习和掌握《行政许可法》对于教育系统更好地开展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及时、公正、妥善、有效地化解学校纠纷,寻求并建立消除争议的有效制度和方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4.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特点与“文革”前相比,主、客观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社会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社会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学校也摆脱了作为阶级斗争的附庸和工具的地位,转向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文革”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教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是把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作为“异己”来加以“改造”,或以一时政治斗争的需要来弥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偏离整体培养目标的“左”的路  相似文献   
25.
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给成人高等教育带来何种影响?成人高校如何适应转化、主动出击、竞争取胜?围绕这个问题,上海市高等教育研究所发起举办了专题研讨会,本市职工大学、业余工大、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同志约50人参加了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重大决策为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带来了契机。市场经济促使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了职业岗位的变换、交叉、淘汰与新生。由此,一方面要求通过教育普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另一方面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和知识更新,迫使高等教育走出传统的,单  相似文献   
26.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其内涵不仅是教育装备、教学水平的现代化,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而无论是宏观层面的教育制度现代化,还是微观层面的现代学校制度,其核心与基础是教育法治建设与民主建设。因此,研究教育现代化的法治环境,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2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公民、法人的法治意识普遍增强,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依赖行政手段的管理方式,逐步由政策调整向主要依赖法律调整转变,发挥法律在调整利益关系、规范社会行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已成为必然趋势。为适应这一需要,本刊开辟了“教育法治”专栏,原上海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处长郑挺担任栏目主持人。“教育法治”专栏将为学校、教师、学生和教育行政人员学法、用法提供服务,并为各方人士研究、咨询教育法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为各方人士发表对有关问题的见解,提供一个平台。“教育法治”专栏的内容将是丰富多彩的。就教育法治的主体而言,涉及学校、教师、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及社会的其他相关方面;就教育法治的范围而言,涉及教育立法、教育执法和执法监督,涉及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涉及教育法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话题。  相似文献   
28.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十月革命的结果,在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出现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象一座灯塔,给全世界一切被压迫的阶级和民族指出了摆脱剥削和压迫的解放道路。在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影响下,远东地区的反帝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地发展起来。1919年3月,朝鲜爆发了全民性的“三一”反日武装起义,1919年5月,中国人民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1921年7月,蒙古人民在苏维埃国家援助之下,赶走了压迫蒙古人民的中国军阀,消灭了侵入蒙古的白卫匪帮,取得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被压迫民族的反帝民族解放运动严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的殖民主义统治。因此,帝国主义乃图通过协商互相勾结起来,共同反对苏维埃国家以及远东(特别是中国)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以维护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29.
1.主动性——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按需办学按需办学就是要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与层次、教学内容、人才素质诸方面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相一致,与区域经济相配套,与我国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人才需求状况相协调。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才需求呈动态化和多样化,企图完全依靠过去计划体制的方式,通过对高校的专业结构、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的干涉使之调整“到位”是不现实的,而必须依赖教育自身建立主动调适的灵活机制。这种机制最终得通过供需双方的相互选择来实现,涉及教育内部诸项制度的改革。如  相似文献   
30.
衡量高校科研及其为社会服务的投资效益,从根本上来说,应当以其与社会经济建设的联系程度和对经济建设的贡献大小的角度进行考察。除了人才培养这个主渠道外,高校以研究和发展基础理论与高新科技为龙头幅射社会经济,而向经济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主要通过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