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宋元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大量通俗词曲流播于街市之中。其中既有艺人歌妓的商业性演出,也有民间自娱性的歌唱。歌和受众的不同审美趣味,又造成了不同的艺术群体。这些俗曲,不仅是市井化的一道亮丽风景,也和人词曲的创作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62.
刊中报     
钟涛 《中文自修》2006,(12):32-33
冬天--万物真正的母亲;榜样的天使;美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  相似文献   
63.
梁季入北文人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西晋末年大一统中国的分裂到隋代的重新统一,中国大地经历了几百年南北对峙的局面。在这个民族大融合的过程中,中国文学也由汉晋统一时期的大一统色彩而经历了一个裂变与融合的过程,形成了南北文风的迥然不同,后来才由唐代文学溶汇南北,重归统一。这已是学术界的定论。但是,在南北文风融合的过程中,许多具体的、细节性的问题,尚待进一步澄清,才能使南北文风融合的宏观理论框架更为牢固。梁季由南入北的文人,在南北文  相似文献   
64.
荷花     
我的故乡村后有一口荷塘,荷塘里种着许多荷花。满塘的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点点绿色的帆,煞是好看。初夏,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挤挤挨挨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眼前这一朵荷花笔直的茎是碧绿色的,上面有几百几千墨绿色的斑点。荷花的花瓣有两层,外面的一层向四面展开着,内部的一层花瓣围着一个圆圆的淡绿色的莲蓬…  相似文献   
65.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文学创作时说“思理之妙,神与物游”,认为人的思想十分微妙,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接触,便产生了精神活动。文学正是这种精神活动形诸文字的产物。语文教师用于传道授业的课文,其中许多都是文学作品。语文教学同文学创作一样,是一个充满创造性与想象力的过程。语文教学,尤其是其中的文学教育,正是一个体味思理之妙、遨游神物之间的艺术过程。  相似文献   
66.
在魏晋南北朝骈文史上,有一位见重于当时、埋没于后世的骈文大家,这就是任昉。据《南史·任昉传》载“时人云‘任笔沈诗’”来看,任昉当时在文坛的地位和一代宗匠沈约相埒。只是任昉所专擅的是所谓“笔”。南北朝的文笔之分,颇为繁剧。其大要则无非两种情况。一般的看法是无韵之文为“文”,有韵之文为“笔”。《文心雕龙·总术》云:“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文和笔是指两类不同的文体。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立言》中有一段文字,在区分文笔时超越了是否用韵这个外在形式的标准,接触到了作品审美特性的辨别:  相似文献   
67.
钟涛 《教学月刊》2011,(4):56-59
2010年·浙江高考文综卷第41(2)题: 材料一:略 材料二:近年来,浙江省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经济上,着力改变传统工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的力度,  相似文献   
68.
清华筒《程寤》篇中“太姒梦见商廷惟棘”的内容,在传世文献中也有载录。这一情节具有政治象征意义,预示着周朝将取代商朝。《程寤》这种梦是现实预兆的观念在先秦时期比较广泛地存在着,《左传》就以梦占预言记叙了一系列政治史实。“廷惟棘”这种以植物象征政治易替的意象在先秦也不是孤例,《诗经·王风·黍离》与麦秀之歌就是以植物变异象征政治变动的典型案例。汉魏六朝的史著和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很多类似“廷惟棘”的植物意象,以象征国家败亡、政权更替。这些意象都寄寓着深切的感伤哀思,已由政治意象发展成为文学意象。  相似文献   
69.
英国《泰晤士报》2007年9月27日报道,当年7月15目,曼彻斯特的一所小学举行一年一度的放飞氢气球比赛,有100个孩子参加了这个活动。其中一个名叫艾丽斯的小姑娘,也兴冲冲地放飞了手中的气球。每个气球上都留了地址,希望拾到它的人寄回来,幸运的拾获者可以得到随气球附赠的奖品——一张参观当地切斯特公园的门票。  相似文献   
70.
不同的想法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一住的客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自己喜欢的姑娘躺在一起,但是背对着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