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6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阿昆 《北京档案》2007,(4):35-35
开场白:两会圆满结束,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让档案人十分欣慰.而首钢重组中.档案工作始而受到冲击,继而走上正轨的发言,更引起大家格外关注.有肯定,有置疑,有理解,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52.
阿昆 《北京档案》2007,(11):37-37
开场白:人们常说"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档案演讲比赛也莫过于此.但对另一半究竟在演讲比赛中起了什么作用,今后应当采取怎样的举措,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这另一半的作用,仍然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您对此有何高见,敬盼赐稿.  相似文献   
53.
阿昆 《北京档案》2006,(8):40-40
开场白:自本栏目上期报道L单位档案馆对"尘封馆藏因何屡被‘发现'?"的讨论,拉开新辩题的序幕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多读者来信见仁见智,或赞成,或反对,或另辟蹊径,独出心裁,更有人认为应先搞懂辩题中的"尘封馆藏"和"发现"等关键词的含义.阿昆深感:"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说句心里话,要办好"每期一辩",真正的英雄就是真正喜欢"每期一辩"的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54.
开场白:朋友告诉我,兰台人不仅关心"历史能否戏说?"更关注电子文件的发展走势.为此,在<北京档案>明年1期隆重推出国际版本之际,新的辩题"电子文件能否取代纸质文件?"也将闪亮登场,欢迎<每期一辩>的新朋老友继续捧场.当然,本期和下期的辩题还是"历史能否戏说?"  相似文献   
55.
阿昆 《北京档案》2005,(3):39-39
开场白:上期本栏刊登吴振泉谈到区县档案馆编研作品中,"汇编常八九,撰著无一二"的现象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得大家对"编研工作要不要考核和如何考核"纷纷提出看法.这里摘编几类较有代表性的见解,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阿昆 《北京档案》2005,(6):39-39
开场白:对区县档案编研何去何从,可谓众说纷纭.平谷区档案局原副局长马建国两年前撰写的一篇题为<档案编研工作产业化思考>的论文,于辩论中再次被人提及.如今,斯人已逝,斯文尚在.可能你不认同他的观点,但你不能不对他在身患重病期间,还如此热衷档案学术研究的精神,心怀感佩之情.本期通过几位同仁之口,简要推介了建国同志有关档案编研的新思路,既是代逝者参加论辩,也表达"每期一辩"栏目对这位往昔的热心作者的追思.  相似文献   
57.
阿昆 《北京档案》2005,(10):42-42
开场白: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更是休闲、消遣、放飞心情的季节.值此金秋,讨论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真乃恰逢其时.阿昆赞同读者关于"栏目要更多地关注实际,不要从理论到理论,空对空,给人纸上谈兵的感觉"的建议,将优先刊登亲历档案馆体验休闲的文章.当然阿昆会对稿件做些艺术处理,将"真事隐去"来个"假语村言",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诸位如欲考察某档案馆有无休闲功能,又不知其馆址,可咨询yukun.yang@163.com.  相似文献   
58.
开场白:刚满4岁的《每期一辩》能够欣逢千禧,实是阿昆与各位辩友的荣幸。“案卷标准化有利有弊”是新世纪的第一个辩题,应当强调刊物上的自由辩论和工作上的要求,虽有联系,毕竞不是一回事。千万别因为讨论,影响了您达标定级。今后的辩题,依次是:1.档案编研应当...  相似文献   
59.
开场白:饭店兴隆是因为有一批技艺高超的厨师,《每期一辩》兴旺是因为有一批热心的作者,像北京的志辉小弟、沙城的培武老兄,还有远在甘肃的张先生、黑龙江的段先生,都是文笔老道、思路开阔、经常光顾《每期一辩》的回头客,阿昆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60.
开场白:有说"研"是"编"的前提,理由是不研怎么编;有说"编"就是"编","研"就是"研",二者不可混淆.有说"研"有三点弊端,有说"研"有三点好处.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