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23篇
科学研究   4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01.
陈媛媛 《中国科技信息》2007,(22):286-286,289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幼儿教师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要把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必须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升人的学习能力。而这些都必须从幼儿抓起,从幼儿教师教育抓起。提升幼儿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幼儿教师的水平。因此提升幼师的办学规格已迫在眉睫。中专层次的幼师教育在中国师范教育体系中应尽快向专科直至本科层次提升。凡基本具备专科学校办学条件的幼师可直接升格为"学前教育学院",  相似文献   
202.
短视频的兴起为图书馆员展示自我形象提供了新的舞台。文章借助拟剧理论和网络民族志方法,对图书馆员在短视频平台中的自我呈现行为展开分析,以期探究该群体的自我呈现逻辑并为改善该群体的社会形象提供参考性意见。研究发现,图书馆员在短视频平台中主要呈现出忙碌敬业的“打工人”、博学睿智的阅读推广人、耐心热忱的科普人、严谨细致的专业人和热爱生活的文艺人五大类形象。在自我呈现实践中,图书馆员采取了积极理想化演绎、剧班化共谋、后台化展演和符号化表达等叙事策略。总体分析,图书馆员的此种自我呈现具有解构公众刻板印象、满足公众信息需求、拉近与公众的心理距离等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表演痕迹重、范式同质化、社会影响弱等局限。基于此,图书馆员可以从弱化表演痕迹、提升媒介素养、深化后台前移、把握流量密码等维度优化短视频实践,塑造更为良好的媒介形象。  相似文献   
203.
高校化学实验课程是化学、生物、药学、材料等专业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文章从培养实验课程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深入挖掘实验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以期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同时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4.
陈媛媛 《科教文汇》2010,(19):191-192
出纳工作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出纳作为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第一道"关卡",在货币资金收支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消极因素,为了保证货币资金收支的安全,需要加强对出纳会计人员的道德教育,培养对本职工作的职业道德情感,形成良好会计职业行为习惯,提高会计工作责任心,带动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5.
206.
夏日将至,随着高温的到来.肠胃越发慵懒了。胃肠的不间断“罢工”,直接影响宝贝们的生长发育,“唤醒沉睡的食欲”成为我们的首要工作……或许,简单的小果小菜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207.
对于阅读而言,背景知识直接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如何在读前活动中有效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是教师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将概念图作为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就运用概念图有效激活中职英语阅读读前活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8.
作为开放性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图书馆不可避免的在服务中会接待到存在暴力侵害行为的精神病患者这类特殊的弱势群体,公共图书馆如何应对潜在的暴力侵害是图书馆安全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法律视角对图书馆在应对精神病患者安全问题中的责任和义务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209.
集体记忆中的知识分子媒介形象是道义的化身,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道德失范行为引发了其媒介形象的道德危机。唯有通过整个社会的集体反思,重建道德体系、重申人文法则,才能推动社会道德与信仰的良性回归,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10.
陈媛媛  齐中英 《科研管理》2011,32(11):139-147
企业IT投资过程中,组织冗余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组织冗余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文章对此进行理论研究,分析并假设IT投资的不同时期,企业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的水平发生变化,并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相关关系。然后利用中国制造行业196家上市公司1994-2008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六个假设中五个得到证实:IT投资初期企业未吸收冗余水平较高,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已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负相关;IT磨合期企业已吸收冗余水平较高,未吸收冗余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组织冗余作为IT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能够反映IT对企业内部运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