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2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6篇
信息传播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郑君威先生在讲话中提到,一节好课教师至少明确三个方面:一,教的是什么?二,怎么去教?三,还能留给学生什么?这三方面无论哪一点都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标。郑先生的话虽然简明、朴实,但其中却蕴涵了深刻的道理,值得品味。  相似文献   
22.
Matlab及其应用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在有限的学时内进行优质、高效的教学是一项挑战性工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针对目前教学中的问题,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根据实际应用领域选择和增加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实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和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2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播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最为有效的途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和展示信息技术的舞台.随着信息技术课内容的不断加深、变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课堂气氛也受影响.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构建和谐、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4.
陈薇  王中字 《现代传播》2019,(10):55-62
在中欧跨文化交往中,中国公众对欧洲的形象认知与想象是一面重要镜鉴.考察2018年度中国公众对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形象的认知及多重影响因素,在归因理论的统领下,从行为者、情境、客观刺激物出发,尝试对中国公众的欧洲观进行归因建模.研究发现,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阈下,“社会身份推动”“信任情境驱使”与“流行事件催化”这三重归因维度,一定程度上可能触发中国公众对欧洲国家形象的认知,由此实现“中国公众眼中的欧洲形象”认知程式的逻辑运作.  相似文献   
25.
文章以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中欧班的双语教学实践为例,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构建了其国际化愿景的目标体系、构成要素、组织结构和信息反馈,并对实现国际化愿景的重要基石——双语教学作了系统化的深入思考,包括双语教学的定位、内外系统、人才培养模式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6.
浅析少儿图书馆如何为未成年人提供绿色网络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少儿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未成年人的第二课堂,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有责任为孩子提供健康、安全的绿色网络空间。少儿图书馆应重视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开展一系列具有少儿特色的网络服务,让他们在"网海"中,学会"游泳",远离不健康的信息,利用网络,得到更多有益学习和身心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27.
或禅或道、或抚慰或启迪,众多来自国外的,心灵朝圣者们,为他们的精神之旅抹上了一道或浓或淡的中国色调  相似文献   
28.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他们与科学知识仍有距离,他们距科学精神依然遥远 八年前是板蓝根,今年是碘盐。其间还有白醋、绿豆——从2003至2011年,随着非典、甲流、张悟本与日本地震,这些寻常生活用品一次次毫无预兆地身价飙升。  相似文献   
29.
选择租生活,是主动舍弃对所有权的痴迷,以换得当下生活的更多可能 马克·扎克伯格,Facebook创始人,在2010年登上福布斯全球最年轻富豪榜榜首,年仅26岁却坐拥亿万身家,但他至今仍和华裔女友生活在一套租来的住房里。然而,在中国安土重迁的传统文化心理中,租往往被视为等而下之的不得已行为,意味着入不敷出的尴尬、居无定所的漂泊,甚至成为人生成功与失败的度量衡。  相似文献   
30.
一场由性教材《成长的脚步》引起的争论,揭开了国内青少年性健康教育迷局的一角我从哪里来?这几乎是所有孩子都会向父母提出的、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2008年12月,国家教育部将这一问题列入《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小学一二年级应掌握的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基本内容,包括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今年8月,被媒体报道为北京市首部性教材的《成长的脚步》(以下简称《脚步》)是这样回答的:爸爸阴囊里的睾丸可以产生精子,他们的样子像个小蝌蚪,活动能力特别强……为了让淘气的精子能尽快找到卵子,爸爸用阴茎插入妈妈的阴道里,用力把精子射入妈妈的阴道内……与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类经典答案相比,这个答案直白得惊世骇俗。有家长斥之为黄色漫画,亦有网友称赞这是进步开放。一时间,舆论纷争渐起。北京市教委迅速辟谣,《脚步》只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