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这是一篇讲领导方法的社论,写得透彻、全面、科学,一环紧扣一环。文章以唯物辩证法的创造精神,对“抓两头带中间”的领导方法进行了开拓性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领导方法。虽然娓娓道来,却是高屋建瓴、势如破竹。高屋建瓴,是说它有很强的理论色彩,非一般就事论事的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90年代,新左派思潮在中国登场。新左派新在哪里? 人们还记得,老左派曾经高分贝抗议《物权法》.理由是这个法的内容“违背了苏维埃立法原则”(遗撼的是,今天俄罗斯立法都不再以“苏维埃”为据了)。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中国企业不包括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就会大打折扣,国家经济安全度才会大大下降。把外资企业等同于“外国企业”的看法,站不住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反映我们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新闻队伍的作风和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15.
因琐细小事而大动杀机,突出说明了社会中存在的狂躁情绪。而要从源头上消解暴力,首先要解决分配不公,同时要持续打击腐败,致力于社会公平和法律公正。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您好!在报纸上常见到“社论”和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报社的人写的吗?一篇“社论”是怎样产生的?望贵刊能作一介绍。谢谢您了! 湖北宜昌读者 李 红  相似文献   
17.
米博华三味     
米博华有一绝,他能把脑子调节成这种状态:凡不是迫切的急务或与写作无关的东西,就会像淘金槽里的沙子一般从他记忆的管道中排泄出去。有时,哪怕你只和他聊一刻钟,站起来,他手心上便有了几行字,是刚记下的杂文题目。他连声说谢谢你,下个礼拜有活儿了。一天上午,我有事要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向米博华要电话号码,他爱人是北京台8年的老记者了.米博华从案子上抬起脸来冲天仰了一瞬,说是忘了,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在北京梅地亚宾馆北边一片空地上,城管队员与小贩发生纠缠,围观的市民纷纷指责城管队员粗暴,有的市民竟加入到小贩一边,与城管队员冲突起来,弄得城管方面十分为难。可是在更早些时候,许多城里居民表示是讨厌窗外小贩的喧嚣及遍地垃掘的,要求加强监管,把小贩赶走。因为前不久,出了小贩与城管冲突的命案缘故,风水又转了,现在人们的同情心偏到小贩身上。  相似文献   
19.
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日报》高级评论员马立诚说话客气,温和,甚至有些小心过甚,好像害怕惊扰了别人。但实际上,马立诚一向以胆子大、敢说话出名,为他带来这种声誉的早先是他和凌志军合著的《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这本书;现在,则是《对日关系新思维——中日民间之忧》这篇文章。该文后来发表在2002年《战略与管理》杂志第6期上,后来又被贴在网上,在这个冬末春初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在这篇文章里,马立诚笔锋直插中日关系这个敏感领域的要害,其言论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他认为:国土狭小、能源贫乏却经济上高居世界第二的日本,是亚洲的骄傲;中国要有战胜国和大国的气度,对日本不必过于苛刻;日本道歉问题已经解决,不必拘泥刻板的形式,对日本未来成为一个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趋势要有心理准备,“要把日本恢复正常国家军事状态的军事诉求,同重新恢复军国主义发展道路区别对待”。马立诚还以“赵薇泼粪事件”、“姜文参观靖国神社事件”为例指责国内一些民族主义狂热是“义和团再度还魂”。马立诚认为,刚刚闭幕的“十六大”强调创新,在对日关系方面抛弃旧观念,启动新思维实为当前切要。据报道,2002年日本《读卖新闻》的问卷调查显示,日本国民对中国的好感降至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认为中国“可以信赖”的人只有37%;而2002年11月中国社科院日本所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日本“感到亲近”的只有5.9%。  相似文献   
20.
难道一部动作片的几个晾衣服的镜头就能把中国抹黑放倒?——好面子、听不进或看不得一点点负面的东西,这大概是某些国人的习惯[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