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87篇
科学研究   28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台风蔷薇+天文大潮+夜水船不跟=? 先解释一下上面的这个算式:1.台风蔷薇:台风蔷薇是一个超强台风,中心风力17级,即使离深圳还有1千多公里,但威力仍然惊人;2.天文大潮;请看潮汐表,29日16:00-30日8:00段,落差大、流急、涌大;3.夜水船不跟;我已经记不清以前夜水船是不是跟着了,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高校开展有偿服务,在“民间”实际已在进行。但全国高教会议正式以“官方”的意见提出后,就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特别是引起教育系统的热烈讨论。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褒贬不一。褒者主要认为在国家增加教育经费有困难的情况下,有偿服务的收益可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既可改善办学条件,又可适当增加教职工的收入。  相似文献   
115.
科技期刊审稿的发展   总被引:32,自引:13,他引:19  
许文深  姚远 《编辑学报》2001,13(2):70-72
考证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期刊论文的同人评审始于1665年的法国巴黎,标志着近代同人评审机制的形成,中国最早的类似机制,创始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江苏吴县,同人评审机制由于难以有效控制和一定的拖沓,不可靠和偏颇,正在经受时代的考验,未来的期刊审稿将达到人工审稿和机上审稿相结合的运作,并将使机上审稿程序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6.
与时间同行     
傍晚、像平时一样,我踏上下班的归途,踽踽独行,已不知路程之远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二十多年过去了……遥想当年,青春年少,“下班”,是一个多么动人的字眼,饱蘸着快乐、轻松、兴高采烈的浓汁。那时节,没有什么烦恼和忧绪,即便有也稍纵即逝,而且,那时候的忧郁其实是被幸福的硬壳包  相似文献   
117.
一九二○年三月,胡適在「新教育」上發表了「中學國文的教授」一文。當時,無产階級领導的新文化思想正以雷霆萬鈞之势,在文化界擴大其思想影响,并使舊的教育思想體系發生了動摇。胡適看到了「這個學制根本動摇的時代」,覺得必須向「学制」方面,首先是向「中学国文的教授」方面,凭藉他在五四新文学運動中騙到的「威信」來插進一手,在這个陣地上來抵制馬克思主義。这篇論文的寫作動機,就是這樣。胡適的「国文」教学思想是他的文學思想和教育思想雜交而成的。而這两方面的思想又都是由他的哲学理論——實用主義所形成的。他的「国文」教学的主張,實際上,是採取了比较隱蔽的形式,向人們灌輸了濃烈的反动思想的毒汁。茲就教學目的、教学內容、教学方法、教材分量等方面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胡適所定的「国文」教学的目的,露骨地表現了反动资產階級力圖掩飾教育的階級任務的虚偽性,故意地割棄了教育目的,抹殺了教養与教育的內在的有機聯系。民國元年教育部所定「国文」教学目的為:「國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語言文字,能自由發表思想,並使略解高深文字,涵養文学興趣,兼以啟發智德。」现在姑不論這「智德」的具體內容。胡適也承認上述的教學目的是「不錯」的,可是當他「斟酌現在情形,暫定一个中学国文的理想标准」時,却把這極其抽象的「啟發智德」的字样也刪掉了,而改為:「(1)人人能用國語(白話)自由發表思想——作文,演说,談話——都能明白通暢,沒有文法上的錯誤。(2)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書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鑑之类。(3)人人能做通順的古文。(4)人人有懂得一點古文的機會。」這個目的,在两年后的「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學」中,基本上仍无修改,只说「作古體文,但看做實習文法的工具,不看做国文教学的目的」。從上可以看出胡適的  相似文献   
118.
MY FAMILY     
河北省任丘市的黄悦同学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向我们介绍她的家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19.
《谋政》:“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课本和不少书上都注成:“意思是胜负各半”。此处的“一”不是数词。在“不知彼而知己”这个条件下,胜和负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存在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只存有或然性、偶然性而已。查《辞海》“一”词条第十三义项的解释是:或。所用的例句恰巧就正是这一句。在先秦著作里,“一”常作“或”解:  相似文献   
120.
黄悦生 《文教资料》2008,(21):22-23
唯美主义,在世界各国的文学海洋中都曾独放异彩,然而不同国家、民族对于"唯美"的理解和表现却是大相径庭的.本文通过对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和中国作家沈从文的作品文本分析,从民俗风情美、女性美和情欲美等方面进行平行比较,以此考察两位唯美作家乃至中日两民族在文学审美意识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