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415篇
科学研究   195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1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199篇
  2023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13篇
  1974年   15篇
  1973年   12篇
  1972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972.
973.
974.
975.
976.
977.
978.
本文原标题为《呈蒋介石总统兼大元帅阁下的报告——中国科学与技术的现状和前景》。李约瑟在1943年2月来华,组织成立中英科学合作馆,以促进中英科学合作与交流。其间,他几乎遍访中国非占领区的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大学和技术工厂等,对中国科学的整体状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应当时政府首脑和中国战区陆空军最高统帅蒋介石的要求,在离华前的1945年冬,他以一份秘密报告的形式,向后者提交了自己对中国科学的批评和建议,分别就"增加政府对科学支持的必要性"、"提高中国科学声望的必要性"、"发现懂得科学的政治领袖的必要性"、"设立一个特别的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和海外留学计划"、"科学社团和其他组织"、"工业机构与工业财富"、"战时中英科学回顾"和"国际科学关系"等九个重大问题陈述了自己的意见。①本译文即为这份报告信的正文。该信被收于李约瑟让中英科学合作馆工作人员整理的《中国文件集》(ChinesePaper,1942-1946)中,现存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图书馆,编号JN-C:2。正式报告前有一个大纲和内容简介,本译文略去,文中的脚注除已说明为"原注"外,均为编者或译者所加。付邦红译。  相似文献   
979.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