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6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教育   2796篇
科学研究   876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81篇
综合类   281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5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366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11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介绍了一种微电极阵列(MEA),该MEA包含60个独立的电极,其中59个为工作电极,一个为参考电极.工作电极成对排列,每一对工作电极分别包含一个激励电极和一个探测电极.结合外围电路,每一对工作电极的组合都可以实现对电极表面培养的生物组织或切片进行4种状态(激励、探测、同时激励和探测、隔离)的控制.MEA采用PCB工艺制...  相似文献   
82.
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目的应当使教师切实地承担起教育责任,而不仅仅是培养教师的良好意愿和信念。这是责任伦理视野下的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与信念伦理视野下的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最根本的区别,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相关的差异。分析了传统师德教育特征及其局限,指出了在责任承担基础下,教师专业伦理教育应该实现的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83.
本文重在解决函数性质在原函数与其导函数问交互传递性问题,给出了一定条件支持下确保部分函数性质交互传递的几个命题。  相似文献   
84.
报告文学的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报告文学文本的现实美来源于现实生活,表现在直接的无功利与间接隐伏着的功利性上;形象美在文本结构的巧妙安排、合理的想象和文学语言的运用等艺术感性形式中得以实现;新颖美要求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创新;感染美既来自文本内容的真实,又来自文本具体生动的艺术形式,是文本真实的内容和完美、和谐的形式在审美高度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85.
文章认为,我国的暂住证制度具有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双重法律性质,并具有前置许可的某些作用,因而该制度在现行条件下不具有正当性、合理性及合法性。暂住证制度存废的真正命运系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其彻底废除的可能性根源于户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只有中国的户籍制度得到符合时代的改革,暂住证问题自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86.
从数学教学中重视知识发生过程教学;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际生活中建立数学模型;解题中构建求异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五个方面,阐明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87.
88.
近年来,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案件逐年增多,有关学校校园伤害赔偿的民事诉讼也层出不穷。文章从法律角度分析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确定中小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学校与未成年学生是一种教育管理关系,中小学校对未成年学生承担教育、管理和保护职责,并承担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89.
色彩心理效应与室内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设计是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可以直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应遵据一定的原则,科学的设计室内色彩,这亦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90.
学生素质的格式化和大学教育的职业化表明,社会似乎更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短期适应能力”,忽视学生的发展后劲和创新能力。对此,我们不能不看到,作为社会分工的产物,作为教育的顶层组织,大学不能一般地定位于“面向”未来,大学还必须本着超脱的姿态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引领未来需要新人,塑造新人离不开求学问是。因此,大学应该且只能通过“求学问是,树人铸魂,引领未来”而通往大学之道。求学问是,是大学与技工学校等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区别;树人铸魂,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核心要素;而引领未来,是“教育必须面向未来”这一原理的体现,也是大学释放其批判功能的体现。因此,引领未来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职能的回归与当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