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教育   1245篇
科学研究   15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怒吼吧,中国!>一剧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英苏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反映的是苏联对以英国为核心的帝国主义联盟的担忧.由于该剧的情节和此后发生的万县案相似,剧作被国内批评家认定为是万县案的写照,并逐步强化了两者间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史实被人们忽略,反帝话语的影响力则显露无遗,一个秉承苏联官方政治意图的剧作最终被改造为中华民族觉醒的预言.  相似文献   
3.
10 0年前的今天 ,中国的文学还是桐城派的古文 ,同光体的假宋诗和王鹏运、朱疆村们新词学的天下。历沿章太炎、刘师培、黄季刚、钱基博 ,旧文学的旧研究走到了尽头 (钱基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虽称名“现代” ,还是以旧文学的辞赋、诗词、古文为主干 ,新文学只露一新荷尖尖角 ,学科意识与研究手段仍是旧的 )。从梁启超、王国维到胡适、鲁迅 ,半旧半新的文学研究浮出历史并最终在“五四”之后以崭新的形式内容走到了历史的前台。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学科诞生已经 80余年了。 80余年来我们走过了一条历经曲折的发展道路 ,世纪之…  相似文献   
4.
向现代专业图书馆过渡中的文献资源建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指出了传统图书馆向现代专业图书馆过渡中文献资源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社科图书馆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开展网上咨询服务的实践过程,详细论述了社科专业图书馆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的现状及其特点,分析了社科专业图书馆在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社科专业图书馆如何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服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在对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科情报工作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全面概括、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科情报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提出我国社科情报事业的未来走向是大力发展面向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图书情报事业。  相似文献   
7.
颜延之是刘宋元嘉时期的著名文人,他信奉佛教,佛学著述较多.但由于其作品散佚严重,今人难以获知他的佛学著述,从而忽视了他对佛学的贡献.本文主要依据相关文献著录,稽考梳理了颜延之佛学著述的篇目、真伪以及存世情况.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要国家级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介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其网络服务系统、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中共中央党校数字图书馆、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字图书馆等七个国家级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内容涉及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信息服务建设等方面,为其他行业和地区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复合型图书馆员通常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图书馆业务、计算机水平、外语、学科知识等,同时论述了馆长、参考馆员、编目员和系统管理人员在复合环境下的岗位要求以及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编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编目工作、编目标准、在网络信息组织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试对未来信息编目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以期对我国的网络信息化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