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篇
体育   7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业是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对学习方式有较大影响。笔者在教学中,曾就“漂白粉”的有关内容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借此研究作业类型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概念界定本课题研究中的“材料”是指能更好地使科学教育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内化成学生有效素养的材料,包括物质化的“硬材料”(本课题主要是指教学组织形式、以教材为代表的教学资源、教学语言、教学问题等)和非物质化的“软材料”(本课题主要是指科学教学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整体设计等)。本课题研究中的“优化”是指物质化“硬材料”的结构化以及非物质化“软材料”的先进、科学、有效和合理化。“呈现”是指实施教学的行为,追求材料之间的和谐性、一致性和提示性,更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自我建构,自我完善。通过“优化和呈现”策…  相似文献   
3.
依据新课程理念,探索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施以“情境激趣”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表明,通过情境激趣创新性学习,能激发学生运动的好奇心,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持久保持学习体育的兴趣,能为学生的体育爱好转变成良好锻炼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情景,就是使学生从事学习活动、产生学习行为的一种环境或背景。它是传递信息的载体,能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智力背景,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空间。生活,给人以无穷的体验、感悟和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因而生活情景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信息,以生活情景为载体,可以更自然地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让学生体验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的这一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实现具有现代意义的“由生活走向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学习。因而科学并有效地创设化学教学情景,是新课…  相似文献   
5.
仪器是实验的载体。仪器的选用涉及到实验原料、实验条件与操作要求、实验的精确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它除能考查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外,还能考查其思维的变通性。故在近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屡屡出现。如2003年高考化学(上海卷)27题为: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许多教师为体现这一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实践,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绝对化的“走过场”式的探究。如何防止科学探究不“走过场”?这是困惑我们的一个难题。下面略举几例,试作剖析和探讨。笔者认为,要组织好科学探究活动,教者首先应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现象]“蜗牛”一课教学,教者布置学生观察蜗牛,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蜗牛的身体分成哪几部分?蜗…  相似文献   
7.
儿童科学探究课的结构可以这样来认识,它是由几个典型活动组成的,对探究活动的指导是探究教学必须关注的。关于活动的指导,我们往往过度地强调开放和自主,而缺乏对儿童探究活动“科学性”的关注。这里的科学性不仅是指探究的基本方法及探究过程的科学性,还应指儿童在进行自主探究时,是否从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改变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让多媒体服务于课堂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本文就多媒体信息技术如何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交流了笔者的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相似文献   
9.
10.
“以‘享受科学’为核心,让科学课堂更富人情味:让科学课堂返朴归真,走出因追求新奇而造成的虚伪美丽;让学生把探究当作内心需要,成为认识生活,服务生活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小学科学的老师们在“区域性大众教研活动”中共享集体智慧,追寻科学教学的理想境地。一路风尘,一路收获,时过几载,课改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