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动损伤是各项体育运动中都需直面的难题之一,它的出现给运动员带来了巨大的生理及心理上的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运动损伤,使在运动员身心两方面得到最快的健康恢复,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针对运动损伤后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康复措施,旨在为运动员伤后快速恢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将体育活动引入矫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治疗当中。实验结果表明:体育活动疗法、体育心理相结合疗法与心理辅导疗法均能取得一定疗效,其中体育心理相结合疗法最佳;各种类型体育活动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群体活动好于单独活动,中等运动量好于小运动量及大运动量。  相似文献   
23.
以广州地区9所高校8大类本科专业105个方向的466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了解高校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发生场合和发生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调查教师对学生运动损伤采取的教学保护性措施以及学生对运动损伤采取的自我保护性措施.结果表明,上述高校学生运动损伤发生场合以业余锻炼最高,位于前五位的诱发因素分别是准备活动不合理、技术动作错误、对预防运动损伤知识认识不够、场地和身体素质关.教师对高校学生的运动损伤的安全性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学生采取的自我保护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该研究为高校学生运动损伤的保护和预防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健美操核心肌肉力量训练对女大学生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科一年级选修健美操专项课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核心力量组2组,每组8人,共计16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训练,核心力量组进行为期6周的核心力量训练。6周训练结束后,进行动态平衡测试和表面肌电(sEMG)测试。结果:睁眼和闭眼状态下,核心力量组综合动摇指数(OS),前/后动摇指数(A/P),中间/侧方动摇指数(M/L)均小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核心力量组腓肠肌和胫前肌积分肌电(iEMG)及中位频阈(MF)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美操教学中核心肌肉力量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女大学生的动态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男子排球比赛项目前8名队伍比赛录像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全国各高校男子排球运动队网上实力的强弱.目前全国各地男排主要是以强攻扣球为主要得分手段,除上海队与广东队的进攻战术搭配的较为合理外,其余队伍进攻手段相对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26.
蔡美燕 《体育师友》2009,32(5):18-19
高校女生作为未来现代社会事业的接班人,对自我形体美、姿态美等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能提高自我各种美的涵养,健美操课成为高校女生的首选。文章阐述了高校健美操课的教学准备艺术,教学组织艺术和教学方法艺术,旨在为高校健美操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7.
宋军  曾秉璇 《体育学刊》2011,18(6):104-107
以广州地区9所高校的1 537名男生和2 855名女生为对象,对运动损伤发生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女生;而且运动损伤发生的性别差异与参加的具体运动项目有关,如女生在跑步、跳高等运动项目中的损伤高于男生,而男生在足球、篮球和武术等项目中的损伤高于女生。此外,男生肩部的损伤高于女生,而女生足、趾部位的损伤高于男生。对运动损伤性别差异的原因研究还表明,男性在疲劳状况下仍继续运动可能是导致其损伤率高于女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8.
我国电视体育发展的动因及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专家访谈法,研究我国电视体育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我国电视体育发展历程的分析,得出我国电视体育取得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我国体育健儿参与国际赛事并有卓越表现、体育的产业化、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与集团化。还从体育频道的设置、体育节目的制作、播出和收视几方面概括了我国电视体育的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与网络相关的教育技术。为了探明网络技术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网络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教育教学形式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网络教育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和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生活习惯,是应着力推广的一项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30.
随机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了广东省9所高校4 483名大学生,对大学生课外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法对大学生课外运动损伤可能影响因素进行检验与分析,并对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判别.结果显示:共有20个因素影响大学生课外运动损伤,最重要的是准备活动是否充分与动作是否违反人体结构功能要求2个因素,性别、身体素质与运动项目的适应性、运动负荷及场地环境状况等是较重要的4个因素.采用同质性分析对各重要影响因素及损伤程度间的同质聚类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男、女生在损伤诱因与损伤程度方面存在差异,不同损伤程度的诱因存在差异,各诱因间存在一定聚集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