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体育与科学》2018,(2):41-45
按照《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每一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都会与举办城市以法律契约的形式要求制作奥运官方电影。按照这个国际惯例,2014年俄罗斯制作了索契冬奥会官方电影《五环世界》,除此以外,还推出了历史上第一部冬残奥会官方电影《运动精神》。2017年这两部奥运官方电影导演应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的邀请参加第13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借此机会,对来访的两位俄罗斯导演进行了专访。整个访谈围绕索契冬奥会官方电影和冬残奥会的电影创作、俄罗斯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对北京冬奥会官方电影的建议展开,并深入探讨了在这两部冬奥会官方电影中所蕴含的运动哲学。  相似文献   
22.
在移动传播环境下,人们接收信息的行为和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由此带来了场景化这一传播特征的兴起。将场景概念引入体育领域,一方面契合了体育本身的丰富性和普适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为体育传播,尤其是为体育媒介产品的传播和变现提供新思路,激发新价值。在提出观赛场景、运动场景、社交场景和消费场景这四个区分维度的基础上,对目前已经率先开展场景化改造的几大体育媒介产品进行分析,以期在把握体育媒介产品发展趋势的同时为其提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3.
24.
十集大型纪录片《雪板的尽头》全景呈现了冰雪运动纪实拍摄生产的技术书写特质,从遗产形成的技术性和传承性看,这部纪录片呈现出我国在冰雪运动的视觉传播方面的技术创新,技术书写表现了冰雪运动的空间美、动感美和人文美,也赋能纪录片形成内涵丰富的文化价值,成为冬奥会纪录片的媒介遗产功能的重要表现维度。  相似文献   
25.
新闻媒体报道是大型体育赛事推广的重要途径,能影响公众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认知和态度。采用新闻叙事学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通过文本挖掘与人工编码,以我国主流报纸近十多年的全运会新闻报道为例,探究全运会新闻叙事的历时性特征。经研究发现,全运会新闻从关注赛事的竞技属性与社会效益向人才培养、群众体育等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转变,叙事模式从事件叙事、属性叙事向情感叙事转变,信息源与叙述方式日趋多样。全运会新闻叙事的历时性特征变化主要体现为:1)报道立场由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2)叙事内容由叙述赛事的外部性特征转向体验性特征;3)叙事模式从宣传模式转向人文关怀模式。这主要受我国生产力水平、体育文化软实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众体育观念的影响,但是与我国主流报纸对国际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相比,全运会的新闻报道在叙事方式上仍有待进一步转变。  相似文献   
2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河北经济生活频道推出的《星耀河北》节目,正是契合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掀起了地方电视台谈话类节目的文化创新转型热潮。本研究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小组焦点讨论等方法,对《星耀河北》节目进行研究发现:该节目呈现出在地化、服务性和示范性三大特点。本文从这三大特点出发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解读,探究地方电视台实现自身品牌效应的新路径,以及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新方略。  相似文献   
27.
作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属性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创新发展如果离开新闻传播实践,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技术变革在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背景下,也成为新闻传播学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8.
胡岑岑 《青年记者》2021,(19):12-15
互联网赋予粉丝的话语权是有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话语权,粉丝利用现行话语规则,采取了“提高音量”“降低噪音”“‘正确’发声”等话语策略。然而在不平等的话语规则下,粉丝试图争取的话语权是虚无的。与此同时,粉丝的话语策略变成了一种新的话语规则,对粉丝之外的其他网民群体形成了话语霸权。由此,粉丝陷入了争与不争都是问题的话语困境。  相似文献   
29.
《体育与科学》2019,(2):9-18
科克利是在中国"最有名的国外体育社会学者",他的经典教材《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中文版从2003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就成为国内流行的体育社会学教材。以学术访谈录的形式,从科克利教授个人的学术生命史出发看国际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或可与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形成对话。科克利教授谈到了个人成长和教育背景、学术经历,并从体育和体育研究、体育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及其社会实践等角度,反思了体育社会学作为职业和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相似文献   
30.
张祎 《当代传播》2021,(4):111-112
体育赛事作为超高清在视听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在技术潜移默化的规训之下,其主体及行为均发生转向.根植于大众传播模式的赛事叙事结构、基于实体物的赛事版权边界,在叙事多节点化、赛事内容数字化场景中面临合理化危机,在与技术的耦合中,人类的体育交往行为有待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