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35篇
信息传播   8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本文通过分析音像档案开发利用存在的困境,提出了社会合作的必要性,并从旅游发展、企业文化以及课堂教育三个方面论述了合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数字/数码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记忆的存在形态正呈现出数字化发展趋势,认识和把握这一趋势,有助于我们采取更为有效的策略性措施,推进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建设。本文对社会记忆存在形态的数字化趋势、社会记忆数字化给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带来的时代机遇,及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实施数字化推进策略的现实依据等进行了阐述,重点在于提出乡村档案记忆工程的数字化推进策略,为探索发现乡村档案记忆工程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郭阳 《兰台世界》2016,(2):30-31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网络交流平台,微博以其编辑简便、传播迅速、发布及时等特点广受青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信息交流方式和日常生活习惯,微博信息档案化管理也被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伦理学原则与理论,在分析档案职业伦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档案职业性质,对档案职业伦理内涵进行了探析,提出忠于职守、公平服务、维护正义、尊重权益、创新发展的档案职业伦理基本准则,并对档案职业伦理建设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6.
胡晨 《档案管理》2016,(3):54-56
受社区范式的影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正逐步由单主体向多主体过渡,实现社会化开发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国外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现状进行调查,着重讨论社会化开发主体.从公民个人和组织机构两个角度,分析开发主体的具体类型、参与开发的主要方式及意义,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提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耿佳 《档案管理》2016,(5):45-47
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和应用为档案馆信息服务带来新机遇和新思路。本文以省级档案馆为例,对档案馆微博、微信信息服务现状进行调查和对比,分析档案馆微博、微信在信息服务中的存在的差异,并提出档案馆微博服务与微信服务的整合策略,以期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的各自优势,为提高我国档案馆“微服务”效率提供建设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用户画像视域下档案馆精准服务:内涵、机理及实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挖掘档案用户数据价值有助于档案馆开展精准服务,而嵌入用户画像则进一步满足了档案用户需求,为优化档案服务提供新方法。通过梳理当前档案馆精准服务研究成果,探究用户画像服务内涵及功能,从而探析用户画像视域下档案馆精准服务的运行机理及应用前景。结合档案馆应用用户画像的进展,就用户画像视域下的精准服务核心难点提出了相应策略:增强档案用户数据扩展与融合、强化用户画像实时变化中的隐私保护、完善精准服务反馈评价体系,以实现精准化档案信息检索、信息推荐及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9.
金波  杨鹏 《档案学研究》2020,34(4):29-37
档案数据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政府治理重塑、社会政策优化、公共服务提升等各项工作中发挥着基础信息支撑作用,开展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分析档案数据治理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探析了档案数据治理内涵,提出从档案数据质量控制、整合集成、共享利用、安全保障与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指导档案数据治理实践,实现档案数据善治。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国际档案学界近三年的研究趋势,本研究运用主题分析法对2017—2020年初发表于6本英文档案学期刊上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国际档案学界近三年的十大热点领域为档案行动主义、档案获取、服务与利用、文件管理、信息治理、档案职业、文件与档案管理中新技术的应用、文件与档案管理史、档案教育、档案学理论及数字保存。各领域主要研究进展显示当前国际档案学界的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传统与前沿并重及以解决实践问题为导向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