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38篇
信息传播   28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01.
李云飞 《图书情报工作》2016,60(19):135-142
[目的/意义]通过考察兰德公司在倾向评分方法上的运用及研究概况,总结该方法在因果推断研究中的一般步骤,提出其对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借鉴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兰德公司研究报告与文献的调查,从发布时间、研究类型等角度分析倾向评分方法的运用现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报告作为案例,总结该方法在因果推断研究中的操作流程。[结果/结论]倾向评分方法在兰德公司的情报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其运用中逐渐规范化、成熟化。该方法在因果推断中对观察性数据的有效处理,能够在情报学研究中拓宽研究范围,提高研究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302.
张夏 《档案学研究》2017,31(2):24-28
后保管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对待“舶来品”客观理性、研究内容纵横交错、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特点。后保管主义的传入对我国档案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完善了后保管主义的理论内涵,促进了传统理论的推陈出新,强化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加强了档案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探讨后保管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特点和意义,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后保管主义对我国档案学界的影响,并能从侧面反映出我国档案学者的研究重点和动态。  相似文献   
303.
廖颖 《档案学研究》2013,27(2):85-90
本文从电子文件开发利用的内容与形式、电子文件的主要开发模式、检索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提供电子文件利用的方式等四个方面介绍了美国国家档案馆电子文件开发利用的现状,总结出美国国家档案馆电子文件开发利用的突出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从中总结出对我国电子文件开发利用工作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04.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主编的《中国阅读通史》正式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阅读史研究领域的第一部通史,在建立阅读史理论体系,凝练中国古代阅读传统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阅读史由读者的阅读行为构成,受到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按照这一思路,中国阅读史研究可被分解为三方面:基本理论研究;文本变迁、学术与知识体系、社会环境与教育、社会意识与宗教、出版传播等外在因素及其对阅读活动的影响;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内容、阅读观念、阅读思想与理论等内在因素及其与阅读行为的关系。本文按照时间脉络梳理阅读活动的发展历程,将中国古代的阅读传统与精神凝练为五个方面:阅读价值观、传统阅读方法、阅读精神、古代读书人的文化情怀、热爱藏书;最后提出供本领域研究者继续探索的几个方面,包括:基础史料的整理与出版,阅读史研究方法论,阅读史与阅读文化研究的当代价值,区域、民族阅读史研究,专门阅读人群及个案研究等。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305.
档案数据管理正处于引入阶段,其研究基础尚不扎实,一些基本问题仍有待明确。文章运用5W1H分析法,对档案数据管理的产生背景、管理对象、管理主体、保管场所、介入时机、管理路径等基础问题进行了分析。档案数据管理的提出,反映出档案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档案部门应抓住机遇,推动档案数据管理发展。  相似文献   
306.
金波  晏秦 《档案学研究》2019,33(1):46-55
国家治理时代,建设档案治理体系,提升档案治理能力,是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是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档案治理和档案管理内涵的比较,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两方面系统探析了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的动因,并提出了从档案管理走向档案治理的实现路径,包括树立档案治理理念是先导、强化档案工作系统开放是前提、培育扶持社会力量是基础、创新档案治理方式是关键、建设档案法治环境是保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07.
中国当代档案学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仍面临着三大危机:生源危机、档案学研究方法论危机、档案学研究成果危机。为使中国档案学教育和研究成果更具社会影响力、档案学得到更广泛的其他学科及社会的认同,中国当代档案学还需加强跨学科科研与教育,发展和完善档案学研究方法论体系;中国档案学学术共同体还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担当,档案学的研究主题需要有更多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308.
309.
大数据时代充分挖掘发现用户的偏好、特征、需求等全貌信息有助于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而嵌入用户画像能精准捕捉用户信息、科学预测信息需求,为档案馆开展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提供方向。文章梳理了当前档案信息服务的研究现状,对用户画像视域下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开展的价值进行了充分的阐释,结合档案用户画像特征,分析了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开展的运行逻辑,并提出了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开展的优化路径,以满足用户个性化档案信息需求,实现高质量、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10.
[目的/意义] 智慧数据是"智慧地球"背景下数据科学领域的新概念,目前其理论探讨与实践应用均在迅速发展。梳理学界对其认知脉络,凝聚共识、辨析差异,对厘清智慧数据理论体系和促进智慧数据应用开发意义重大。[方法/过程] 在广泛深入阅读国内外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智慧数据研究脉络梳理为概念内涵、价值取向、关键技术与应用框架四个分面,通过对比与分析,归纳出智慧数据的三种概念视角、五个特性特征、五类价值取向、三簇关键技术和五大应用领域。[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智慧数据的本质在于通过数据演进或结构设计实现数据规范精准及价值增值,其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复合特征,其技术体系旨在提供"可计算-可理解-可会话"的逐级演进支撑,其应用框架核心在于精准实现"数据"与"用户"的智慧交互,未来智慧数据理论体系还需在大"数据科学"观下围绕理论体系构建、数据权利治理、技术均衡发展、服务层级深化、理论实践交融等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