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2463篇
科学研究   569篇
体育   163篇
综合类   147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15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339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20世纪中国现代思想的探索发展进程中,1923年的科学与玄学论战是继五四之后又一场关涉对中西方文化不同认识和抉择的学术思想论战。笔者认为在学术层次上科学派虽然取得优势,但在哲学层面上科学与玄学的认识论相互对峙,不容相互代替;科玄论战的实质依然是中国学术思想界面对西学东渐问题所产生的意识形态分歧,这场论战展现的是东西方不同人生信仰的操持及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992.
该文构想了西北地区向西与欧洲各国今后开展经济合作方式,即依托新亚欧大陆桥进行开发,在经济区内区外充分协调的基础上实行区域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993.
何为素质及素质教育?传统含义上的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通过父母的遗传基因获得的,称为先天素质或遗传素质。随着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发展,人们所说的素质已突破了素质的传统含义,现在多数人对素质概念的理解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实践、认识和交往活动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要素的整体结构,它是作为人的身心未来发展起点的现有总水平。  相似文献   
994.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国高等教育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强化三个意识,即:“国际意识”、“素质意识”和“改革意识”,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95.
修辞是运用语言的艺术,是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手段。汉、俄两种语言中常用的修 辞格比喻,能使被描述的事物生动、具体,使深奥的事物或道理浅显易懂。所以,在俄语教 学中,加强修辞知识的学习,以满足语言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6.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依托市场,服务市场,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就业中得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为增加高中物理教材里的光导纤维、光电效应、光纤通讯、红外遥感演示实验的不足和趣味性,笔者设计自制了一套光导纤维应用演示器,其特点是线路简单易操作,演示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8.
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在多年的音乐教育工作中,我逐渐发现,要做好中学音乐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性质做正确的定位。中学音乐教育与泛泛而谈的音乐教育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与之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其所面对的教育对象的特点都决定着中学音乐教师的工作要有一套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及过度强调办学的职业性,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被边缘化和简单化的现象。在正视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释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具体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及成因,提出了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对策及途径。  相似文献   
1000.
一、何谓情绪教育所谓情绪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这一外在刺激,激发学生良好情绪的产生,或引导学生转移不良情绪为良好情绪,使学生处于愉快、喜悦、兴奋的情绪中,从而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更好进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目的的广义界说,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几乎在所有的国家,在整个历史过程中,在哲学家和道德家们那里,都有可以找到这个教育理想。培养学习者的良好的心理情绪是教育的一个特定目的,教育不仅要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习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