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352篇
科学研究   62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4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研究(Ⅰ)——成本效益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在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计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保护成本及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修正了研究中的误差;采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中的米切尔分类方法,找出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成本承担者及效益分享者,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文章对成本一效益进行进一步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调整后的综合效益约为234亿元,其中生态效益约为188亿元;经济效益约为34亿元;社会效益约为12亿元;综合效益成本比为7.88。在成本效益比较分析表明保护区周边社区承担了过多的成本且产生了负效益,这也是引起社区与保护区矛盾最根本的原因。研究认为,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区群的综合效益会呈上升趋势,国家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42.
湖南岳阳杨树人工林光能利用率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泽晖  王云龙  魏远  马悦  陈润芝 《资源科学》2012,34(10):1832-1838
植物光能利用率(Light Use Efficiency,LUE)作为表征植被利用光能合成生物化学能效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生态系统生产力。本文使用2006年4月-10月湖南岳阳站通量观测资料,探讨杨树人工林不同时间尺度的光能利用率动态特征。结果表明:①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典型晴天LUE_(30min)存在明显的"V"形日变化,其值介于(13.18~45.28)mmol/mol,最低值都出现在中午前后;②5日累计光能利用率(LUE_5)季节动态呈双峰型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初(42.57mmol/mol)和7月中旬(57.50mmol/mol);③月尺度光能利用率(LUEmon)分别为24.79、27.85、20.95、42.27、32.60、24.91和10.47mmol/mol,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且LUE_(mon)最大值较LUE5和LUE_(30min)低,最小值较LUE5和LUE_(30min)高。这些结果将为提高生态系统资源的利用提供重要的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3.
本研究在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效益计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成本效益进行进一步分析及预测。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结合十余种拟合曲线,根据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中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成本效益截面数据,尝试性地进行了综合效益及三大成本之间关系曲线拟合。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模型拟合优度R2大小及显著水平Sig.判断,最终得出了成本效益之间的关系式。即三个拟合函数分别是:①综合效益(Qt)与直接保护成本(Xa)的函数曲线方程为:Qt=-68.244+870.688Xa-2493.849Xa2+2304.879Xa3;②综合效益(Qt)与间接保护成本(Xb)的函数曲线方程为:Qt=17.844e1.986Xb;③综合效益(Qt)与机会保护成本(Xc)的函数曲线方程为:Qt=-78.157+104.775Xc-32.953Xc2+3.296Xc3。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保护区投资做有益的帮助,同时为陕西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的完善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4.
东江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山川地势、客家人的文化特征、趋于破产社会经济及反抗压迫的传统,是东江革命根据地得以创建的地理和文化基础,也是中共革命在东江地区得以长期坚持和发展重要条件。同时,东江革命根据地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兼容精神、开拓创新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的爱国精神,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东江文化。  相似文献   
45.
从"三才"理论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三才"的渊源关系,阐述了孙子的制胜观与"三才"内在机理的关联性,并从天地的空间观念、人与天地的依存关系以及"三才"和谐合一之道等方面论述了孙子"庙算"体系、攻防兼备的打击体系、"权胜"体系、"整体制胜"体系的丰富内涵,揭示了孙子体系制胜观对现代战争以及战略谋划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6.
《孙子兵法》有两种不同的全胜:一是政治全胜,即《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二是军事全胜,即《形篇》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全"胜。二者辩证统一,相得益彰。前者的理论渊源和历史根据全部来自于《周易》。"全"胜的实质是仁胜,其源出于《周易》汤武革命观。牧野之战是不战而胜的典范。"全"胜的理念是人性,其源出于《周易》的天德仁爱观。"保合太和"给"全"胜奠定了人性基石。"全"胜的策略是怀柔,其源出于《周易》的师贞正义观。唯正义之师可保怀柔之效。"全"胜的宗旨是和平,其源出于《周易》的和谐统一观。唯"元永贞"的德化能结和谐统一的和平之果。"全"胜思想的价值在于减少或避免战争,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对当代世界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7.
《孙子兵法》是东方战略思想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运用战略思维揭示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解决战争相关问题的理论巨著。《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维表现在:立足国家最高利益来进行战争指导的顶层设计;全面综合分析和判断战争胜负;超出一般战争思维模式的大战略和大智慧;战争指导的预见性和预前性;透过各种表象,把握战争的本质规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治军思想。  相似文献   
48.
对近30年来有关《孙子兵法》是战争之法还是和平之法的争论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将孙子置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置于中国农耕文化的土壤之中进行考察,认为孙子的核心文化精神乃是和谐竞争,并进一步指出,这一核心文化精神是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而将研究的焦点置于竞争与和谐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矛盾之上,正是《孙子兵法》有别于其他兵书并高于其他兵书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从审稿统计数据看审稿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乾坤  石红青 《编辑学报》2010,22(2):151-152
通过对相关专业7年审稿记录的统计分析,总结审稿时间、审稿速度、审稿结论、审稿人更新等方面的规律,提出了选择审稿人、优化审稿专家库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50.
随着PCR 技术的广泛应用,基因指纹和芯片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并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首先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基因指纹和芯片技术及其优缺点。常用的技术有:DNA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分析(RA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微卫星DNA 多态性分析(SSR)、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NP)等。然后简要概述这些技术在生物资源调查和标本整理中的应用。主要应用于物种鉴定和分类、个体识别和种群数量调查、资源植物关键信息研究等。最后展望这些技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